基本介绍:
《冬日之光》是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81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英格里德·图林、马克斯·冯·西多等主演,于1963年2月11日在瑞典上映。
该片是英格玛·伯格曼“沉默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了艾利克森牧师在瑞典一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着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他与人全无沟通。
英文简介:
A small town priest struggles with his faith.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小镇的牧师为他的信仰而挣扎。
[/toggle]
电影故事:
冬日里的一天,牧师托玛斯神情忧郁。他有点感冒,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神职失掉了信心,上帝似乎总是对他保持着沉默。渔夫乔那斯来找他,诉说自己对原子弹的恐惧,但托玛斯除了老一套的教化之外,根本无力解除乔那斯心中的恐惧。离开教堂,乔那斯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女教师玛塔爱着托玛斯,可他却无法从丧妻的阴影中走出来,不敢接受玛塔的爱,甚至对她产生了厌恶。总之,上帝的力量无法驱走托玛斯的焦虑,他却依然劝勉着人们,上帝的光芒照耀了人类。
权威点评:
《冬日之光》是伯格曼60年代“沉默三部曲”的第二部。本片的人物不多,场景单一,时间集中(一天的上午和下午),在简洁洗练中,传达出深邃的哲理思考——上帝的光芒能否普照人类的精神世界?伯格曼毫无刻意地在影片的几个关键位置,安排了一些隐喻性的场面调度和构图,渐次地把影片主题剥露出来。影片的剧作和表演尤为精彩。严谨的结构、巧妙的细节设置、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台词,使得影片的主题呈现更具逻辑力量;而演员对于面部表情和台词节奏的控制,也让影片压抑的气氛被提升到了顶点。“沉默三部曲”被认为是伯格曼电影艺术进入的一个新阶段,他逐渐摆脱了上帝而开始面对现实。
幕后制作:
该片是英格玛·伯格曼在和一个信徒自杀的牧师谈话后写成的。1962年该片在瑞典拍摄。同时维尔戈特·斯耶曼的纪录电影《英格玛·伯格曼怎么拍电影》(Ingmar Bergman Makes a Movie)与该片同时拍摄,记录了《冬日之光》制作过程,包括:布景搭建、排练、电影剪辑、和英格玛·伯格曼及演员工作人员的幕后访谈、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反响。
媒体评价:
《冬日之光》的叙事进程完全是按照耶稣生命的最后进程安排的,整部影片简洁的文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基督教话语体系作为参照的互本文。英格玛·伯格曼把耶稣和神有片刻隔绝的那个短暂瞬间,化身为牧师托马斯,放大到全片的过程中来。英格玛·伯格曼得以回到了耶稣受难前的起点,一切叙事进程尽管仍然按照耶稣的主要经历来进行,却完全是一个怀疑的进程。宗教感是一种固执地认为精神大于物质的情感。没有了具体的神,但英格玛·伯格曼并未失去人应有的敬畏 。(《新快报》评)
影片的基调被严格地控制在这种以节奏来叙事的严谨精确的把握里。缓慢,若有所思,弱化戏剧性,大量的长镜头运用和特写使用直指人的灵魂深处,摄影机的运动简单,自由并尽量客观,处于观察者的位置,叙事过程依赖于演员自然朴素的表演,依赖演员的面部表情和对话讲述整个故事。(《电影评介》评)
图书摘录:
埃里克森牧师在瑞典一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因为他与人全无沟通。上承《犹在镜中》,下启《沉默》的《信仰三部曲》中间作品,场景集中(室内剧形式),时间短促(发生在一天内),虽然简洁但传递出深刻的涵义。(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1.冬日之光,虽然明亮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仍有热量却无法温暖人心;2.上帝即是爱,若失所爱,心中的上帝是否还在?信仰的动摇,焦虑的世界,上帝在沉默。
宗教仪式越是庄严肃穆,与会者们的小动作越是放大得明显。而后大部分时间里,几乎只有大段大段的台词文本,缺乏肢体语言和表情,甚至连镜头都不移动。吊诡的是,不动镜头的摄影竟然广受赞美(不可否认光的运用确实是亮点)。在这样一部仅有81分钟却模糊了故事性的电影里,伯格曼就是在利用电影做文学。
首尾仪式的截然不同与相互映照。可以窥见冷战的重大影响(“中国人要造原子弹”并不对瑞典小镇造成直接威胁,却毁灭了他们对于人的无限发展进步的想象),上帝的沉默与情感无力的结构性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