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搜索者》是一部由约翰·福特执导,约翰·韦恩、杰弗里·亨特等主演的美国西部片。该片于1956年3月13日在北美上映。该片被《娱乐周刊》评为影史最佳西部片,在影史佳片榜上也名列第13位。
该片讲述了军人伊森在内战结束后返乡,发现家人惨死在印第安人的刀枪之下,伊森开始报仇的故事。

英文简介:

An American Civil War veteran embarks on a journey to rescue his niece from the Comanches.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位美国内战老兵踏上了从科曼奇营救侄女的旅程。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Martin: I hope you die!

Ethan: That’ll be the day.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 该片是率先使用拍摄的纪录片在电视中进行宣传的影片之一,当年由吉格·扬(Gig Young)主持,杰弗里·亨特任嘉宾。
  • 西部片演员哈里·凯里于1947年辞世,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导演约翰·福特特意请来凯丽的妻子和儿子在该片中扮演角色。片中有段约翰·韦恩站在门口的镜头,他用左手抱住右肘,这是凯里的标志性动作,约翰·韦恩也借此表达对凯里的敬意。
  • 扮演摩斯的汉克·沃登(Hank Worden)因忙于影片《The Indian Fighter》的收尾工作而无法拍摄该片中的部分镜头,于是剧组在人群的镜头中使用了掩住面孔的替身。
  • 纳塔利·伍德在出演该片时还在上中学,有时约翰·韦恩和杰弗里·亨特会一起去学校接她到片场,这种待遇让纳塔利的女同学门艳羡不已。
  • 该片中的伊桑是约翰·韦恩在自己出演的所有影片中最钟爱和满意的角色,甚至他给自己的一个儿子也起名伊桑。
  • 该片剧本改编自Alan Le May于195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起初曾在报纸上连载,而且故事与1836年发生在德州的绑架案非常相似。
  • Fess Parker曾被提议扮演马丁,但沃尔特·迪斯尼不愿将他借出。
  • 片中年轻的骑兵军官格林希尔由约翰·韦恩的儿子帕特里克·韦恩扮演。
  • 片中年幼时的黛比·爱德华兹由拉娜·伍德(Lana Wood)扮演,而少年时的黛比则由拉娜的姐姐纳塔利·伍德扮演,纳塔利比拉娜大了整整8岁。
  • 伊桑交给黛比的勋章是颁发给雇佣兵的法国勋章。
  • 约翰·韦恩在1974年接受采访时说,导演约翰·福特曾在影片中做出暗示,伊桑与自己的嫂子有过恋情,露茜和黛比有可能是伊桑的孩子,当年很多观众都忽略了这个细节。

穿帮镜头:

  1. 死去的印第安人还在喘气。
  2. 当印第安人追赶骑兵时,克莱顿从马上坠入水中,但随后的镜头中他却浑身干爽。
  3. 骑兵准备穿越白雪覆盖的河面时,河岸上出现了二十世纪才有的汽车。
  4. 伊桑进入骑兵要塞时,在旗帜的上方出现了电线。

媒体评价:

约翰·韦恩最棒的影片之一,导演不仅呈现出标榜西部片浩瀚无垠的沙漠景致、冒险精神,更对当时种族间冲突的面貌,做了深刻的描绘。(《芝加哥太阳时报》评)

这部影片被誉为西部片历史上最好的影片。在影片中,创作出最复杂、最具批判性与深刻寓意的西部和西部英雄素描。影片中,主人公找回了自己被印第安人抢走的侄女,但是现在他必须接受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印第安妇女的现实。这部影片在好莱坞电影人心目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影响力,包括乔治·卢卡斯的《星际大战》、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等片中都直接提及或引用了《搜索者》的内容。 (作家斯科特·埃曼评)

让西部片真正从窠臼中走出来,赋予其现代意义的,是1956年的这部《搜索者》。该片一改过去西部片中印第安人与白人的黑白对立,开始将印第安人视作可以与白人社会和谐共生、交流对话的民族。(腾讯娱乐评)

福特和韦恩搭档的又一部经典西部片,影片结构简单,但有一种神秘的魅力,韦恩扮演的主人公并不是传统西部片的白人英雄,反而是一个问题多多的流浪汉。影片重新质疑了美国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传统的对立关系,这对于已有六十年历史的西部片是一个惊人的突破。福特对一个典型的寻仇故事进行精工细作,制成关一个关于种族主义和盲目仇恨的深层思考,并且抓住了一个有着荒谬过去和未卜将来的国家的情绪,所以影片变成了一则跨越时空意味深远的现代寓言。而且,该片使约翰 ·韦恩的表演达到巅峰,影片出色的视觉效果也成为后辈楷模,特别是影片枪战一场,可以说是所有西部片中最优秀的一幕。 (时光网 评)

影史钩沉:

在拍摄[搜索者]期间,当地有个身患重症肺炎的纳瓦霍族小孩,即刻需要接受紧急医疗救助。约翰·韦恩马上调配了自己的私人飞机到达指定位置,让他的飞行员带着小女孩去医院。鉴于他的此次行为,那些原住民族的纳瓦霍人还称他作“拥有大鹰的男人”,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一个女孩在一次印第安人的袭击中被绑架。她的叔叔曾经是士兵,终身憎恨印第安人,为了找到侄女他展开不屈不挠的搜寻。影片结构简单,但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Wayne’s Finest Performance, in Ford Masterpiece…
韦恩最好的表演,在福特的杰作。。。

4 评论

  1. 门框取景,洞口构图,剪影的使用,摄影极出色,英雄最终落寂;但依旧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而且大悲与大喜的剧情交叉着行进,有点抽风式的感觉。

  2. 1.不断的追赶,有仇必报,那是他们的信念。2.“队长你受伤了?中弹还是中箭?”队长回答:“都不是。”我就笑了。3.夕阳西下,策马奔腾,狂沙迭起,硬汉来袭。

  3. 7。约翰福特的西部片总是有白人至上的感觉,虽然历史是这样,真正的西部史就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不过看杀强盗总比杀印第安土著来的舒服。

  4. (70/10)50年代的西部片,已经开始有些类型反思的元素,但约翰·福特在传统西部片确立的类型元素依旧存在。白人视角下的种族对抗,依然是关于正义与邪恶,被印第安人掳走的白人小女孩作为整个剧情的线索,穿插着爱情线,加上时不时的插科打诨,精彩的骑马枪战,象征意义的首尾门框构图,可看性很足。但约翰·福特依旧没有从传统的民族观中跳脱出来,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冲突依旧不可调节,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种族性的隔阂还是停留在偏见和浅显的表层,小女孩的“同化”与“转换”几乎是几个镜头带过,一种被动的、没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像一个“物品”一样,抢来抢去,最终物归原主,什么都没有改变。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