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职业:记者》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执导,杰克·尼科尔森、玛利亚·施奈德、珍妮·鲁纳奎主演的剧情片,于1975年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记者大卫·洛克在迷茫中试图调换身份寻找另一种生活和死亡的故事。
获奖情况:
第28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英文简介:
A frustrated war correspondent, unable to find the war he’s been asked to cover, takes the risky path of coopting the identity of a dead arms dealer acquaintance.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位沮丧的战地记者,由于找不到他被要求报道的那场战争,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把一个死去的军火商熟人的身份隐藏起来。
[/toggle]
剧照欣赏:
影史钩沉: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曾表示,他永远不会对他的任何一部电影作品完全满意。在[过客]的后期制作当中,他讨厌米高梅强行对其的肆意剪辑。他还是觉得自己剪的完整版本,才能够满足他对镜头语言一贯的高标准。更有一次,他甚至试图把自己的名字从演职员名单中干脆删掉。 (《看电影》杂志)
影片评价:
影片情节离奇,但这个故事体现了导演的个人哲学企图和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关注。个人身份认同的问题向来受到现代派作家关注,在这里,安东尼奥尼又回到以前的题材: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内心迷惘和畸形。与前几部所谓“感情三部曲”相比,这部影片涉及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感情只是其中之一,迷惘真正的动机是由外部社会引入、诱发的(网易娱乐评)。
影片失去了安东尼奥尼的一些标记,譬如色彩的隐喻、凝注的空间等,搀杂了些许妥协,譬如尼科尔森这样的当红明星。但本片浓郁的悲观氛围依然从失控走向绝望,安东尼奥尼的冷漠来自于他对精英阶层的深刻理解,他确诊了这一阶层的一些病入膏肓,于是这一阶层的结果不导向压抑和沉重,便似违背了他的内心(1905电影网评)。
安东尼奥尼的悲观。“我看着那些孩子时,看到的只是悲剧的轮回。”他要逃离,他尝试了,他在蓝天里飞翔,但那毕竟是假象。追逐的镜头里书写的皆是挣扎的徒然。最后一个长镜头,旅馆的铁栅窗如同身份的囚笼,缓缓地推,推出的一刹那,自由的一刹那,他注定已经死亡,因为惟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
北影节1988
(2020再看补录:最后的一回首,超脱的灵魂回望自己被囚禁的肉体,太浪漫了。才知先有最后一镜的构思才有整部电影。我爱Antonioni)
在我内心深处怀有一种极端的、神秘的、强烈而持续的厌烦,使我无法喜欢任何东西,并窒息了我的灵魂。这种厌烦毫无来由就会再次出现,恰似溺死的狗,尽管它们脖子上系着石头,它们浮肿的尸体还是浮出水面。——福楼拜
后来我才提醒自己应该注意一下尼克尔森的表演,安东尼奥尼的想法——一部最具存在主义色彩的影片——通过尼克尔森那种漫不经心的,迷人的慵懒的,疲倦的,想要逃离一切的神态,通过银幕传递到了观众面前。
歇斯底里是前现代的症候,而疲倦(或曰倦怠、疲惫、过劳及相关的抑郁)是后现代的状况,用鲍德里亚的话来说,是消费社会的状况,是丰盛社会掩盖下的混乱,用韩炳哲的话来说,是功绩社会主体开枪瞄准自身,用詹明信的话来说,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表征。
安东尼奥尼是预言家。《过客》里的主角是典型的后工业时代下的“人”,他疲惫的语调、试图逃离/变换的身份,以及尼克尔森表现出的那种“消沉和倦怠感”,正是当前世代的人的表达。当前世代的主体肖像,正是这样一个感到疲惫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