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对话》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制作发行的113分钟悬疑影片。该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吉恩·哈克曼主演,于1974年4月7日在美国纽约上映。
该片讲述了专门窃听别人谈话的哈里,因为担心他窃听的一对青年男女被害而向神父忏悔,却轻而易举的被别人给窃听了而不自知。
英文简介:
A paranoid, secretive surveillance expert has a crisis of conscience when he suspects that a couple, on whom he is spying, will be murdered.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偏执的,秘密的监视专家有一个良心危机,当他怀疑一对夫妇,他是间谍,将被谋杀。
[/toggle]
获奖记录:
197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FIPRESCI竞赛奖、普通评审团特别奖
1975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响、最佳剪辑奖
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3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提名) 最佳剧情片(电影类)
最火台词:
[repeated line from the recording]
Mark: He’d kill us if he got the chance.
(全部台词)
电影故事:
美国西海岸最著名的窃听专家哈里·考尔受雇于某大企业经理,窃听经理的妻子安和男青年马克在人群中的谈话。从偷录来的对话中,哈里从其中关键性的一句话“他一有机会,就要杀死我们”,意识到安和马克生命处在危险之中,哈里拒绝向经理交出录音带。一次窃听器展销会上,哈里碰到东海岸最著名的窃听专家伯尼·莫兰。席间,莫兰与哈里暗中较量,居然把他和女友梅莱迪丝的耳语偷录下来。哈里大怒,把客人统统赶走,只留下梅莱迪丝过夜。一觉醒来,哈里忽然发现梅莱迪丝连同那盘录有安和马克谈话的录音带都不知去向!谋杀果然发生了,但出乎哈里意料,被谋杀的竟是经理。迷惘的哈里回到寓所,发了疯似的将屋里拆得乱七八糟,寻找着那个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窃听器……
权威:
影片以窃听与谋杀这一戏剧性情节包装,描写了私人窃听专家哈里的不道德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感和负罪心理,进而揭露美国自由社会中人人“享有”的受监视的“自由”,即使是监视者本人也摆脱不了被监视的命运。同时,抹杀人性的现代科技将人类陷入更加孤独、恐惧、怀疑的异化境地,无疑也是导演在此片中着力探讨和深刻揭示的严肃命题。科波拉的这种“社会意识和理性精神”受到了西方电影评论界的高度赞扬。本片受到了安东尼奥尼名片《放大》的启发和影响,科波拉在公开场合坦承了这点。
媒体评价:
《对话》的主题很明确,谴责没有隐私的现实社会让人多了一份孤独,多了一份猜疑。影片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现实,无论是谁,都摆脱不了被监视的命运。其实影片中还为观众带来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人们过分依赖于高科技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改变,同时也会是一场灾难。(新浪娱乐评)
《对话》一片触及了敏感的政治事件,寓意性很强。然而其出色在不为某一事件所局限,而能有延伸与超越。影片片不只是在“水门事件”上大作文章,它主要是揭露美国社会道德沦丧,法律遭到践踏的事实 。(《电影评介》评)
图书摘录:
影片描述窃听专家哈里以窃听别人秘密为生,不料反倒被别人所窃听,揭示了个人隐私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编导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主题是谴责丧失隐私的现代社会使人更加孤独、相互猜忌,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人的异化。主角拆毁屋子以寻找窃听器的场景已成为经典。(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反转引发的高潮之前有大量关于男主的细节铺垫,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窃听&反窃听的故事,更是一个孤独男人最终的选择;阴郁梦境与仓皇现实互为倒影,构成富有超现实意味的风格,心理戏极为精准,惊心气氛在不徐不疾的调度间展现无遗,结尾寂寥的萨克斯苍凉有余味。
1.揭示现代技术对人的无穷促逼与无孔不入的渗透,与[放大][凶线]构成[对话]关系。2.元电影,对偷窥与偷听的呈现,声画分离,画外空间,堪称教科书。3.在雾气弥漫的荒原梦魇里,在鲜血狂涌的马桶前,在破拆老屋传来的萨克斯低吟中,孤独与疯狂袭上心头。4.不能提名字的上帝与终于失陷的信仰。(9.5/10)
经理并不知道这次窃听,他的助手与经理的妻子策划了这次谋杀,而窃听者和被窃听的另一个人只是被利用的角色,如果没有这盘录音,经理也不会准时到达宾馆从而使他的妻子完成对他的谋杀,所以从头到尾都是助手在催促窃听者交出录音,为的是让经理听到,在窃听中女人最后假装发现被窃听其实故意露出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