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回家路上,看到很多人烧纸,想起曹寇那篇 《冬至烧纸人》。
我已经不习惯在博客里诉说了。观影笔记读书笔记之类的还会扯一扯,生活感受早就不习惯写了。

在此引述一下这篇随笔的结尾:

最后要说天气。最近很冷,全国性的寒冷。但烧纸是不冷的,很暖和,所谓“生火取暖”的实指。我想到句总结性的话:这是祖先或死人给予我们的温暖,谢谢。

——我的理解也是这样的。

梦千寻写于 2014-12-22晚

《冬至烧纸人》 选自曹寇·《生活片》

《生活片》作者: 曹寇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出品方: 楚尘文化

傍晚,我妈打电话给我,说今天冬至,叫我买点纸烧烧。我答应了。然后我就忘了。晚上看到楼下有许多人在烧纸,我又想起来了。于是就转身去市场花了十二块钱买纸烧了烧。事情大致就是这样。

我想提的是:

1. 我已经好多年没烧过纸了,我那些死掉的先人也没给我托梦。比如清明,我的哥哥姐姐们到乡下上坟,我经常不去。七月半和冬至,他们烧纸时,我可能正在跟人推杯换盏。后来我还去了广州。我注意到广州人对祖先鬼神很有敬意,但没有注意到清明、七月半和冬至他们是怎么过的,因为,在广州,我一点时间概念也没有。

3. 整个小区都飘散着烧纸的味道,其中还夹杂着烧塑料的味道。

是这样的,人们拎着纸带到楼下来烧,那些纸一沓沓是用塑料绳捆着的,而这一沓沓被塑料绳捆着的纸又是被塑料袋装着的。所以人们在烧纸的时候,手闲的,手不闲的,整体上还是闲着也是闲着,顺便把那些塑料绳和塑料袋也架在火上烧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基于此,我也把塑料绳和塑料袋放在火上烧了。它们跟我小时候看到的情景相同,遇火瞬间就缩成了一个放蓝光的小黑点。我还想到哥本哈根那个大会,关于碳排放关于环境问题什么的,看来我在烧纸这件事上为人类末日的早日到来贡献了微薄之力。

4. 我烧纸的地方正是楼下小区那堵墙下。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适合烧纸的地点,然后我就发现已有人先我而到烧起了纸。等我烧得差不多了,另一边也有人烧了起来。也就是说,墙下适合烧纸,这并非我的“发现”,而仅仅是共识,甚至是常识。

5. 先我而到的那位,后来我才看清是个大妈。她嘴里念念有词,不外乎“×××,来收钱”之类。我注意到她事先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草纸和火焰都在圈内展开,这我没有去做。此外,她还手持一根烧火棍,也就是一个树枝。她不时使用这根烧火棍去挑拨那火堆,那些被积压在底部未烧尽的草纸就痛快地烧了起来,放射着惊人的光明。与此同时,烧火棍的前端也在燃烧,看起来她就像在挥舞火把,显得十分专业和来劲。这我也没有。

6. 所以大妈烧完,我见她将那根烧火棍前端的火焰弄熄后,并没有将之带走,而是慎重地靠在墙上,就好像它会一直靠在那里等待她明年继续使用一样。我就上去问她,能不能借我一用?她说可以。就在我拿上烧火棍打算立即赶往我自己那个火堆时,大妈对我说:“今年不错,没风。”我略略吃了一惊,然后表示同意:“是啊,没风,不错。”

7. 所以,我烧完纸,也将烧火棍慎重地靠在了墙上。其实我更希望另一边后来的那位能主动向我借。既然他没借,我就不好主动地送给他。离开之后,我还曾回头看了一眼,我希望他刚才是出于害羞,现在能趁我走了偷偷使用一下那根烧火棍,但没有,让人遗憾。

8. 最后要说天气。最近很冷,全国性的寒冷。但烧纸是不冷的,很暖和,所谓“生火取暖”的实指。我想到句总结性的话:这是祖先或死人给予我们的温暖,谢谢。

2009.12.22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