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编剧,由弗兰卡·波坦特,莫里兹·布雷多等主演的犯罪爱情电影
影片讲述了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罗拉要在20分钟内得到10万马克,影片于1998年在德国上映。
获奖情况:
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汤姆·提克威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非英语片(提名) 汤姆·提克威 / 斯特凡·阿恩特
欧洲电影奖 (提名) 最佳影片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World Cinema 汤姆·提克威 拉杜·米赫罗
英文简介:
After a botched money delivery, Lola has 20 minutes to come up with 100,000 Deutschmarks.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在一笔拙劣的资金交付之后,Lola有20分钟拿出100000个德马克。
[/toggle]
剧照欣赏:
幕后花絮:
1、影片中罗拉第三次奔跑时在赌场的轮盘的镜头不是假的,拍摄的时候摄像机跟着小球,然后它就撞上了20。
2、影片大约有1581个镜头转换,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算每个镜头长2.7秒。有趣的是影片结尾节奏相对变慢,这跟时下大多数电影正好相反。
3、剧组人员花了差不多五周时间才说服那家位于柏林的超市同意拍摄抢劫场面。
4、影片中女主角弗兰卡·波坦特在拍摄中七周没有洗过一次头发,因为她那头红发对水非常敏感,每洗一次都会变浅。
幕后制作:
1、电影片头的叙述来自Hans Paetsch,他是德国最受欢迎的讲童话的人。每个听着童话长大的德国人都能认出他那富有个性的嗓音。
2、导演Tom Tykwer不喜欢墙上的空白,就让影片造型设计师Alexander 在上面画上金·诺瓦克在《眩晕》中的造型,但是Alexander不记得她的样子,Tom建议画她的背影,于是Alexander十五分钟内就完成了作品。
媒体评价:
本片并不屈从于好莱坞的经典叙述模式,而是采用了三段式的格局。提克威把最后的镜头放慢。在德国电影低迷的岁月中,表现创新传统消失殆尽。而本片的假定性——命运的不可预知的结局让人不断关照自身。蝴蝶效应的真意隐晦的表达,混同电子音乐和罗拉狂奔的脚步,让人有一种释怀和爽快。
罗拉快跑的精神激励了许多迷失和停留的人。人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影片中强烈的女权主义也为影片的广受欢迎和好评推波助澜。(新浪网)
图书摘录:
每一段剧情都描述差不多的内容: 小无赖曼尼要交一大笔钱给黑社会老太,却不小心把钱弄丢了。曼尼打电话向女朋友罗拉求救,假如罗拉不在时间到之前把钱给他拿来,他就死定了。于是罗拉掌握每一秒挽数男朋友的生命。罗拉的三次奔跑都因细节上的一点小差异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将“假如…就会”的叙事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纯熟地借用了电子游戏的表现手法,在每段的运镜也各有不同。(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动感热血,活力四射,兼具实验性与娱乐性的杰作。1.同开端多结局的三段式重复叙事,爱情片外衣下探讨命运无常与人生的混沌与偶然;2.高速剪辑,运动镜头,分屏,快节奏音乐,够刺激;3.后现代气质的拼贴与混搭:辛普森风格动画,黑白和录像,照片定格快切;4.尖叫碎玻璃似[铁皮鼓];5.冥界转场探讨爱情。(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