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ga(台湾影评人)
无论一个影片的摄影技巧多么出色,如果不能帮助说故事,再高明的技巧都无法为电影加分—这正是笔者看完《大国民》后的感觉,并非说这部电影不好,而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会只是因为它的摄影视角特别;在观赏本片之前就常听到其他人评论此部片的电影美学,不外乎超低视角与某些场景中特殊的运镜方式,但笔者认为故事本身就很迷人,而其他摄影上的突破,则是帮助丰富了这部片、加强其故事的传达。
————————————————–
(有雷区)
导演是26岁的Orson Welles,也是本片的男主角,从年轻气盛、中年的执拗与强势,到晚年少了气势、却仍固执而显得自我,老年的扮相与姿态会让笔者想起《教父》中的马龙白兰度。
这部1941年发行的经典,等于是在二战开打前的作品,而在此之前有1939的《乱世佳人》与同样是1939发行的《驿马车》,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反应了当时对于时代变化的感触,而人物个性的鲜明到表面不太讨喜却又深得人心,似乎成了共同特征。
《大国民》中跟着男主角身旁人的视角来看男主角的行动,看完后回想故事,现在看来虽然普通,但似乎也代表这样的故事被抄烂之前,其实是颇受欢迎的;而在看的当下,其实不晓得这是一台什么样的云霄飞车,会带观众前往哪边,但可以明确知道的是:Orson Welles在一开始就埋了一个”hook”—未解的谜:到底男主角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rosebud”是什么?
故事的开场是一段长达约十分钟的粗糙短片,主要是用一张张照片搭配冗长旁白,此段是用来铺陈故事动机、男主角一生与背景介绍,表面上是一家报社打算帮刚死去的Kane做一个特辑,实际上却是铺陈为要让这个特辑有个观点,所以要一名记者去打听”rosebud”究竟代表什么,也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挖掘故事背后的真相,如果可以缩短成一分钟,可能会好很多,要是换到现在的观众,恐怕早就离场或转台了。
从一次次的事件看到还是孩子的男主角Kane被母亲出养给银行家,到成为青年后,一开始意气风发、对未来看似目标明确、偏执到觉得他可爱,执意要用银行家给他的资产来办报Inquier,从一开始接手写下的「宣言」与每年赔钱,到后面成为销量第一的报纸;而在经历参选州长、为了不让对手威胁而造成婚姻与事业都大受打击,还离婚娶了小三,看似修成正果,甚至为了让不会唱歌、登不了大堂的小三当歌手,盖了一座歌剧院「上都」,即便小三多次反应自己不想再唱、因为观众都不欣赏她,Kane却仍一再强迫她唱,就像望女成凤的母亲。
「母亲」其实才是这部片贯穿的主角动机,而所谓的rosebud更是从这里就开始埋梗,到后面出轨的对象在外表、谈吐、家世各方面都大输元配下却仍然出轨的原因,仅是因为小三一句”You know how mothers are”,让原本要离开的Kane留下来,缺乏母爱的他一直在找东西填满心中缺口,但习惯强势的他,并没有选择让其他女性来照顾他,而是成为一位敦促小三成长的「母亲」,即便音乐老师都快喷出「朽木不可雕也」之前被Kane打断,而Kane更是和好友Leland为了其在报社撰写的评论专栏、批评小三的歌声与演技,让两人决裂、被Kane炒鱿鱼;小三也受不了Kane强加在她身上的种种束缚而离开,到了片尾才从一块滑雪板、也是在其童年家中陪伴他的滑雪板上,看到”rosebud”的字样。
透过人物的妆发与场景,可以很容易辨识这是哪个时期的Kane与时代,这也让Orson Welles的倒叙、插叙得以清楚传递;运镜与光影的搭配是本片一大重点,有许多镜头是采取剪影的方式,可以看到同一场景中,不同角色来回地呈现剪影轮廓。
转场:当中有几次转场相当有趣味,例如从小三家门外的拍摄,转到成为新闻头版的报纸上照片后,再慢慢zoom out;或是回忆往事的Leland背景Fade in年轻的Kane后,Leland持续述说往事,然后背景的Kane又渐渐Fade out。
长镜头:这也是本片闻名的特色之一,当中Kane与好友Leland分道扬镳、Leland要求到Chicago分部时,除了采用超低角度外,更是用两颗长镜头来营造情比兄弟的两人决裂时的情绪一气呵成;另一个长镜头则是在小三离开Kane,他大发雷霆、将小三房内的所有物品砸烂的这场戏,使用了7颗镜头,其中有5颗长度在13秒以上,最后一颗更是长达约40秒。
深焦镜头:这也是本片的特色之一,以纵深极深、搭配构图下,看似是让观众选择自己要看的焦点,但其实透过光线的明亮与线条,引导观众视线与情绪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