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鹅毛笔》是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杰弗里·拉什、凯特·温斯莱特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00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萨德侯爵被囚禁在疗养院的故事,当萨德侯爵最心爱的创作工具“鹅毛笔”,惨遭卫道人士没收时,这个情色作家依旧想尽办法创作,因而展开一场道德与情欲、创作与迫害的战争。
获奖情况: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 杰弗里·拉什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马丁·柴尔斯 / Jill Quertier
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 杰弗里·拉什
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化妆/发型(提名) 彼得·金 / Nuala Conway
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杰奎琳·韦斯特
英文简介:
In a Napoleonic era insane asylum, an inmate, the irrepressible Marquis De Sade, fights a battle of wills against a tyrannically prudish doctor.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在拿破仑时代的精神病院里,一个囚犯,无法控制的萨达侯爵,与一个专横、拘谨的医生进行了一场意志战。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Marquis de Sade: Why should I love God? He strung up his only son like a side of veal. I shudder to think what he’d do to me.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 为研究萨德的角色,杰弗里·拉什曾与一位心理学顾问一起研究萨德另类嗜好的成因。
- 萨德在片中反复哼唱的旋律是法国儿歌《Au Clair de la Lune》,其中的第二句歌词与该片非常贴近,意为“把你的鹅毛笔借给我让我写下文字”。
- 杰弗里·拉什的妻子简·梅尼罗斯在片中扮演了萨德的妻子。
- 杰弗里·拉什执导了精神病院中上演的戏剧。
- 该片道具部门曾努力寻求萨德的精确食谱,以打造出最后场景中的“墨水”。
- 在片中扮演精神病院患者的演员确实都患有精神病。
媒体评价:
该片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该片耗资不大,没有太多大场面的刻画,但对于细节描绘下足了功夫。该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该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在这种色情文学里,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只有性器官的男女之分,贵族也不见得如何“伟大”,甚至还是嘲笑的对象。博伽丘“十日谈”的传统被萨德更大胆地加以发挥,人民在对肉欲真实的接触中,在对贵族阶层荒唐的嘲笑中,现代平等意识逐渐启蒙。 (网易评)
图书摘录:
萨德是18世纪著名法国色情小说作家,作品以大胆的性幻想和浓厚的虐待狂意味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西文中“性虐待”一词就起源于他的名字。)本片以戏剧化手法描述他在去世前几年被囚禁在精神病院时的遭遇,主题是言论自由和压制之间的矛盾。萨德在被囚禁期间继续创作,并通过同情他的女仆将手稿传到外界,产生广泛影响。为了制止他那些伤风败俗的小说,大臣派遣一名冷酷无情的医生对他施加压力。(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provocative, daring study of sexuality
对性的挑衅、大胆的研究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尤其是西方,向往自由和性是连在一起的,弗洛伊德的逻辑是什么东西都是和性挂钩的,艺术家尤甚,以前我觉得他扯淡,现在想想……大概是真的
神父,天呐,神父,神圣的敬畏的禁欲的,真是喷薄的情欲最合适的载体。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加上这个片子完美的选角和表演,使我完全为这个电影沦陷了。
“自由就在墨水瓶的深处、在鹅毛笔的鼻尖。”这位才华横溢、藐视陈规的色情大文豪真的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才怪才,只是他生不逢时,毕生都在精神病院里和卫道士抗争。这么棒的电影真是相见恨晚!【翻了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竟然是《跳出我天地》的小孩,可惜杰弗里·拉什的演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