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
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布满了银幕,随着一声“立正”的口令,银幕下方一个军人走来,这位一身戎装,步履矫健的军人是本片主人公——巴顿将军。激昂嘹亮的军乐声中,巴顿将军庄严地举手行军礼,我们看到,除了眼光犀利威严地扫视下方,整个人体如雕塑般纹丝不动。接着镜头扫出一连串他身体各部位的特写:巴顿将军敬礼的右手及右眼部、左手和佩剑、缀满记录他军人荣耀和战功的各种勋章、他的手枪、面部上方冷峻的神情、标准的敬礼姿势以及整体形象,一位自信、跋扈、专横、不怒自威的将军形象倏地立了起来。一声“坐下”口令之后,巴顿将军开始向即将开赴前线对德作战的士兵一字一顿地训话:“我要你们牢记:哪个小子如果只有为国牺牲的好汉精神,那并不能打胜仗,只有把对方混账王八蛋消灭掉,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好战是美国的传统,一切真正的美国人都爱战争的刺激。你们从小就崇拜优胜者,美国人喜欢当英雄,而不喜欢做失败的懦夫。美国人从来都是胜利者,所以美国人历来都不会打败仗,将来也永远不会打败仗。军队是个整体,各行其是的行为必须杜绝。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装备、最旺盛的斗志、最好的士兵,我很可怜那些和我们作对的蠢货,我们要把他们剁成肉酱,用他们的血肉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你们可能怀疑,战争中是否会胆怯、怕死,我敢保证你们会各尽职责。纳粹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冲入敌阵,杀他个片甲不留。当你的手摸到一团肉酱,而一分钟前那还是你的好朋友的脸,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愿意听固守阵地的战报,我们要不断进攻,把这些蠢驴全部杀掉。如果你们回到家乡,你们应该感谢上帝!30年后当你围着炉子逗孙子玩的时候,有人问你‘在伟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你都干了些什么呀?’你就不至于说‘唉,我在家淘大粪呐’不管何时何地我都自豪地率领你们战斗,我们同生死、共患难!”
这是个奇特又新颖的片头,编导不惜用将近六分钟的时间让巴顿来完成这篇极具鼓动性的战前动员。我们可以把这篇讲话看做对巴顿个人的注解,亦可视为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的注解。巨幅的美国国旗下,巴顿极具煽动性的、霸气的演讲,对受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遭受战争苦难的一段痛苦的历史。美国由于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而视二战为美国历史上的光荣,二战更是美国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
《巴顿将军》拍摄于1969年,正是美国在侵越战争中节节败退之时,这场耗时漫长的侵略战争使没有失败记录的美国在世界人民面前丢尽了脸。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国民对政府和军方的信任出现危机。好莱坞此时拍摄有史以来耗资最大、场面最恢宏的战争影片《巴顿将军》可谓占尽了“天时”。巴顿在演讲中毫不掩饰地大力宣扬“美国至上”、“战争至上”、“个人英雄主义”等至关重要的美国精神,无疑是想重塑美国军事形象。
对巴顿在二战中的主要经历,编导逐一进行重笔描绘。影片首先向观众展示美军第一装甲师兵败于“沙漠之狐”隆美尔之后的战场,以遍野的横尸和颓衰景象来表现沙漠战斗的艰苦和残酷。巴顿到任后,影片以他如何整顿纪律、提高部队士气,在布满沙砾的古战场上抚今追昔以及在美军阵亡将士墓地上向隆美尔叫阵等情节来描述巴顿备战的特殊方式,并预示下一个战役胜利之必然。在表现西西里战役时,影片并未渲染双方作战的场面,而是通过对蒙哥马利对德作战不力,艾森豪威尔的统筹策略,以及布莱特雷稳健作风的描写来反衬巴顿作为名将的独特个性、他的军事素养以及过于膨胀的“个人英雄主义”。在表现诺曼底登陆战役上,影片还是不写德军,而是通过炮火以外的场面浓墨重彩书写了巴顿在这场著名战役中的抢眼表现。如在北部加来海滩待战的巴顿被调到法国前线担任第三军军长后他狂喜的状态、求战的迫切,以及不顾一切阻碍往前进攻的咄咄气势,而把他攻到塞纳河、解放巴黎的战绩留给观众去想象。表现巴顿主动请缨解救被围困的美军101空降师并承诺两天内完成任务时,巴顿的自信和与会全体军官的疑惑为他之后的壮举作了令观众期待的铺垫。阿登地区银装素裹的广袤大地,巴顿或乘车指挥、或弃车步行,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率领第三军将士急行军,跋涉在茫茫雪原上的画面十分真实感人。关键时刻巴顿向上帝求来好天气,在空军优势的配合下成功粉碎了纳粹的冬季攻势,巴顿的军事指挥天才和角色的个人魅力展现无遗。
影片在细节的铺陈上是颇用心思的:巴顿到随军医院探视负伤的士兵,他俯下身体在伤员耳边轻声抚慰,俨然一位慈爱的父亲,其情其状感人至深,与他对待逃兵的态度判若两人。西西里战役中登陆部队受阻,巴顿心急火燎,他命令部队强行突进。公路桥突然被堵塞,两头公驴拉的车挡住美军前进的通路,疲惫的军士们一时不知所措,巴顿赶到手起枪响,两头驴子应声倒地,部队顺利通过。不到一分钟的画面,巴顿领兵处事的果断、视战争胜利高于一切犹如军魂一般的战将风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巴顿重新被起用为第三军军长时,他因为再能有仗打而欢喜若狂,布莱特雷告诉他这本是艾森豪威尔元帅三个月之前的决定。此处编导一句话即写出艾帅对巴顿这位爱将的使用策略和他的统筹才能。美国是基督教国家,影片中三次涉及上帝:士兵若得胜回家,巴顿被迫道歉自尊心受损后的祈祷,以及进军途中驳回恶劣的天气预报,这些在巴顿心中都视为上帝赐予的福音。影片中三次涉及美苏关系,第一次是巴顿在妇女俱乐部的演讲,第二次是在美苏军官联欢会上公开向苏军朱可夫元帅挑衅,第三次是与盟军总部史密斯将军通话中咬牙切齿地要对俄开战。影片透过诸多细节尽情宣扬美国的意识形态,将其政治寓意极其巧妙地融合在影像中。
以上细节的安排深得好莱坞主流影片剧作结构的真谛。在以巴顿冠名的影片中,编导调动一切手段塑造一位有血有肉的美国军魂形象,影片的镜头永远对准巴顿,从巴顿的反应中巧妙地感觉德军乃至英军的无能,更不顾及苏军在东部战场自始至终牵制德军2/3以上兵力的历史事实。影片中巴顿的真实“劣迹”无损于他卓著的功勋,当观者为他特有的军人风采而激动、感染以至心向往之的时候,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影片所传递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信息。从好莱坞电影自身角度来看,影片是极为成功的,它不仅向观众奉献了一份颇具观赏价值、颇具艺术水准的视觉大餐,其主题又毫不含糊地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巴顿将军》可视为美国电影寓教于乐的典范。如此看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影片褒奖备至就不足为怪了。
《巴顿将军》根据拉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巴顿:磨难与胜利》和奥马尔·布莱特雷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两部书改编而成,由巴顿当年的老搭档五星上将布莱特雷将军担任本片的高级军事顾问。影片表现的基本是二战史实。本片导演弗兰克林·沙夫纳出生于192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期间,二战爆发,他弃学从军。曾参加由巴顿指挥的美军在北非、西西里和诺曼底登陆等战役。1961年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电视导演,1963年开始拍摄电影。他善于揣摩观众心理,所拍影片都有较好的票房价值,代表作有《巴顿将军》、《巴比伦》、《巴西来的孩子们》等。
影片的成功得益于巴顿的扮演者乔治·斯科特的形神兼备的出色表演。斯科特生于1927年,二次大战期间曾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后他学习戏剧,1959年开始演电影。在塑造人物时注重角色的内心体验,被公认为实力派性格演员。本片几位主创人员共同的二战经历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纪令仪)
周传基老先生那篇分析,写得真是好——自以为是哪~对于这种影片,文本读解脱离了历史研究(拍摄的历史),就是往左可往右亦可的扯淡。回到影片,上半场真不错,下半场有失编排,尤其最后几场戏,纯粹推销展示了,可惜。
战争片方面,本片缺乏真实战争的残酷感,也没有火爆的场面;传记片角度,人物性格大都扁平如纸,虽然没有多少虚假改编,但巴顿的缺点被大幅掩盖,有避实就虚之嫌;单线顺叙且毫无高潮,平淡乏味似流水账;宣传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太过明显;配乐倒是温醇清丽;摄影和表演算得上精致,亮点不多。(7.0/10)
其实电影本身是有点冗长、缺乏高潮的。但作为一个美国在越战严重受挫期的战争片,得了那么多奥斯卡,政治目的实在太过明显,而且确实也通过刻画巴顿这样一个战争狂达到了一定的成效,所以算是一部“成功”的传记。嗬,当时的美国人,不管你是左是右,你一定得粗暴地恨布尔什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