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慕德家一夜》是一部由埃里克·侯麦执导,让·路易·特兰蒂尼昂、玛丽-克里斯汀·巴洛特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虔诚的天主教徒路易斯和他暗恋的女大学生以及慕德夫妇间展开的关于爱情、欲望与信仰的讨论。
电影看点:
侯麦《六个道德故事》系列之一
英文简介:
The rigid principles of a devout Catholic man are challenged during a one-night stay with Maud, a divorced woman with an outsize personality.(详细剧情)
[toggle title=机器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的严格原则在与莫德(Maud)的一夜情中受到了挑战,莫德是一个个性超凡的离婚女性。
[/toggle]
电影出品:
法国(1969)/黑白
获奖记录:
1971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
197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编剧奖
电影故事:
天主教工程师让-路易(也是影片的叙述者)就要和金发女孩弗朗西斯结婚了。这天老校友维尔达让路易陪他去看望刚刚离婚的莫德。路易花了一整夜的时间与这位美丽、自由、神秘的女医生就哲学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但俩人始终没有发生什么事。第二天一早,路易动身去找弗朗西斯准备结婚。
权威点评:
本片是侯麦“6个道德故事”影片系列的第4部。“当叙述者追求1个女人时,他邂逅了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直到他找回原来的女人”,侯麦这样概括“6个道德故事”的主题。这6个故事像6个交响乐的变奏,以相似的结构重复着同一个主题。侯麦把男主人公置身其中,这些人物纠缠在自我本能的释放与道德规则的制约之间。侯麦让观众观看他们的心理反应和动作,听他们的喋喋不休和自我辩解。本片充满了天主教工程师关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长篇大论。侯麦的镜头长长地对准说话的一方,而没有分切或摇镜头;他把人物置于一个完全用自然音响创造的真实的环境中;而睿智的对话却让观众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这思索不仅是关于主人公的,也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影片评价:
《慕德家的一夜》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闷片,它所反映的道德焦虑跟侯麦个人有重要联系。电影里男女双方的对手戏堪称经典,他们没有拖泥带水,不会故意引导和迷惑观众,话中有话的奥妙也不是世故两字所能形容(《南都娱乐周刊》评)。
《慕德家的一夜》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侯麦呆板背后的机智风趣和沉闷伴随的意味深长(北京青年报评),影片将看起来不适合转化为影像的文学故事成功的搬上了银幕,一半时间都在谈论宗教与感情,表达出所有的浪漫爱情与固执道德都是风中尘埃,而故事里人物的行为言谈只是遮蔽思想外衣的主题(网易娱乐评)
图书摘录:
侯麦《六个道德故事》的第三个,讲一个品行高尚的天主教信徒让路易斯暗恋一个女大学生,他后来被一个老朋友邀请到片名中的慕德家中吃晚饭,饭桌上三人大谈哲学等话题。外面下起了大雪,加上酒过三旬,主人劝让路易斯留宿。女主人慕德是无拘无束的那种人,竭尽挑逗之能事,他抵制住了诱惑。后来,他终于跟心爱的女子结了婚,但发现原来她曾是慕德丈夫的情妇。(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侯麦最负盛名的作品,没有之一,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最佳原创剧本提名。阿尔门德罗斯掌镜,内景精细,茫茫大雪和山下小镇真好看。片中提出两个命题:A社会和政治毫无意义,B历史具有某种意义,这个命题延续到《三重间谍》。本片建立在帕斯卡哲学关于确定性的讨论之上。侯麦长片自此全部看完。
一个看似狗血的四角恋关系竟然能侯麦包装得如此微妙,实在是妙不可言。。。抛弃妻子的丈夫(也可以说是那个朋友角色),优雅妩媚的妻子,满口哲学和宗教的男主,还有年轻美丽的情人,总之四个人,两男两女,形成一个完美的关系闭环,互有牵连和瓜葛,剪不断理还乱,直到最后一刻的旁白才点明一切。。一个绝妙的悖论:在喜欢的人面前,什么道德宗教哲学都是扯淡;在不喜欢的人面前,就要扯道德宗教哲学了。
太喜欢这一部了!绵延不绝的对话引人入胜,没有调情没有猥琐,却无法自拔。在看对眼的美女面前,什么原则,什么立场,那都是幌子啦。如果一个男的能跟你扯宗教立场扯整晚那他肯定不够喜欢你哈哈哈(性别反过来亦然)。两个姑娘都好美啊!
1.女人会把自己的故事藏得很深,闭口不言,埋葬回忆;男人则是把过往的风流韵事放得很浅,轻易就会触动;2.“不管怎样,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说过再也不谈这事的。”3.女人容易原谅,男人难以释怀;4.究竟何种情况才更致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