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题和人物
如果说《红辣椒》是一部有关科学哲学主题的电影,恐怕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因为电影的叙事不仅表现了科学失控所带来的灾难,而且影片的结尾使用了在日本动画片中常见的具有象征意味的结局:科学最后化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恶魔,影片主人公不惜牺牲与之搏斗、才将其摧毁。如大友克洋的影片《阿基拉》《老人Z》,押井守的影片《攻壳机动队》,宫崎骏的《幽灵公主》等等。《幽灵公主》稍有不同,影片最后出现的死神并非科学的直接产物,但却是当时(影片中的时代)最先进的科学——火枪所造成的,因为火枪打掉了鹿神的头,从而把它变成了死神。科学的因果在官崎骏的影片中被曲折地予以了表现。这类主题不仅是动画片,同时也是今天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布尔迪厄说:“科学的正式看法是一种集体的假装,它可以保证对于某种社会秩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集体信仰。”库恩也说:对于科学规则的研究,“能启迪我们把握常规科学实践的本质。然而,在另一方面,这种启迪也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沃尔夫指出:“到底哪些事情会成为科学事实,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等等。今天的科学与利益过从甚密,人们不再对其表现出宗教般的热情和信奉,而是对其能够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后果表示了严重的担忧。
不过,我认为这部影片叙述的主要还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或者说这一故事的表层主题有关科学哲学,而深层则是爱情。这可以从人物的设置上看出。影片的核心主人公是千叶敦子,整个故事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几个男人对她的追求展开的。影片女主人公的追求者有三类:1.警察粉川,成熟硬汉男人类型。2.行政人员小山内,多情美男类型。3.科学家时田,丑陋幼稚天才类型。女主人公本人则在现实世界和梦幻世界中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在梦幻世界中她是温柔体贴青春活泼的红辣椒,在现实世界中她是聪慧冷峻言辞刻薄的女科学家千叶,从爱情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善女”和“恶女”两类。梦幻世界中的善女为他人着想,言辞委婉,即便是在对方失去理智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如粉川表现出不能看电影的强迫症时,红辣椒依然没有舍他而去,也没有对他无礼的失态表现施于语言的暴力。而在现实世界则正好相反,当时田表示自己正在工作不想听千叶说话时,千叶猛地将时田桌上的物品扫落在地,恶语相讥:“你和冰室君只做想做的事,放下应该做的事。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产生牺牲者,没有什么感觉吗?没错,脂肪厚,传达不到神经。你还说很好?科学头脑?惹人笑,没有人的头脑的疯狂科学家,只领会自己的梦,只是自尊心膨胀的你,被机器所包围,总是手淫……”在这番话中无疑夹杂着恶毒的人身攻击和刻薄的嘲讽。因此,粉川追求的红辣椒,只是女主人公的一面;小山内追求的美貌千叶,只是她的另一面;时田追求千叶,但明确表现出比较喜欢红辣椒的性格。千叶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她深深为时田的天赋和创造能力所折服,另一方面又为时田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幼稚和因为无节制饮食而带来的超胖体形而生气。这样一种性格互为背反的女性,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刚好被提到。他在研究婚后妇女时发现:“在她们身上,两种矛盾的态度——顺从和敌视——以密切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电影中似乎沿用了弗洛伊德的研究,将两种互为背反的女性性格置于一人身上,并在事件的发展中让这两种性格(也就是红辣椒和千叶两人)逐渐向着互为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恶女千叶向着柔情,善女红辣椒向着果敢转变。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千叶为了救时田,紧追时田而去,最后被变成了机器人的时田吞进了肚子。这本是一个不好理解的细节,但如果看弗洛伊德关于爱情的叙述,则不会感到理解上的困惑。弗洛伊德在论述热恋的双方时说:“自我变得越来越谦卑,对象则变得越来越高贵,直至最后对象完全掌握住了自我的自爱,这样一来出现的一个十分自然的后果是自我做出自我牺牲。可以说这个对象吃掉了这个自我。”不仅仅是千叶舍身救时田时的被“吃”,红辣椒后来投入到时田机器人身体中的“投入”,也可以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找到直接的对应。如:“我们甚至能把爱的一种极端状况描绘成一种自我已经将对象内投入它自身的状况。”千叶的被“吃”和红辣椒的“投入”,如果不能结合弗洛伊德的论述来理解,则较难被理解为是热恋的极致表现。
另外,我们还在影片中还看到了粉川与小山内互换的画面,那是在一个电影院里,那里只有红辣椒与粉川在谈话,但是粉川的画面突然被换成了小山内,我们不知道作者是否想用这种方式表示小山内梦境的介入,如果是,红辣椒看见这样一种置换应该有反应,但是影片中没有。因此我们只能套用弗洛伊德其他的论述来解释。弗洛伊德在研究男性的爱时,分析了四种基本的情况,其中的一种便是妒忌,他认为:“只有当他产生了妒忌的情感之时,他的激情才会达到高潮,他才认为女人真正有爱的价值。”因此,小山内的形象置换粉川,应该是暗示小山内的妒忌。在现实生活中,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过千叶如此温存的接近,所以他只能在梦境中以自我来替代他人。而且,在紧接着的情节中,作者还需要表现小山内人格的分裂,他爱慕千叶的自我无论如何不允许被理事长控制的那个自我杀死千叶,这需要一个有力的理由,于是妒忌便被作为小山内爱慕千叶的动力。
影片在表现小山内人格分裂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小山内一个人的两个脑袋,一个是小山内的,另一个则是理事长的,这两个脑袋分别控制着两只手,小山内控制着右手,理事长控制着变成了树根的左手。左手要杀死千叶,右手不让。对于拉康的理论来说,这很好理解,因为自我乃是他人的自我,自我从根本上说是根据他人的意愿而形成。拉康用中国人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解释这一点。他说为什么庄周在梦中是蝴蝶,而醒来以后是庄周呢,这是“因为在梦中,他是一只对谁都不存在的蝴蝶。当他醒着的时候,他是为他人而存在的庄子,为他人的蝴蝶网所捕获。”小山内的自我之中有着对理事长认同的因素,也有与之对抗的因素,因此人格分裂自相矛盾。这样的现象同样也出现在女主人公的身上,当现实与梦境混合之后,千叶与红辣椒同时出现在一个场景之中:
千叶用命令的口气说:“你别随意向前面走,红辣椒。”
红辣椒回答:
“你并不是一直都正确的。”
红辣椒:“走吧。敦子。”
千叶:“必须要救时田君。”
红辣椒:“别管他,都是因为那个胖子的不负责任。”
千叶:“为何不听我的话?红辣椒是我的分身吧。”
红辣椒:“你没想过你是我的分身吗?”
这是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两种思想斗争,爱情还是理智?抉择不下。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自我”的意识开始浮动,红辣椒和千叶都不能确认“自我”。人格分裂的表现在过去的影片中并不罕见,而在这部影片中,强调的是千叶和红辣椒这两个人物之间“自我”和“他人”的混淆,她们都把对方当成“他人”,而把自身当成“自我”。这样的表现在过去的影片中是少见的,过去的影片表现人格分裂仅在同一个“自我”之下,“自我”的本身并不难以确认。即便是在像《化身博士》这样的影片中,分裂成“善”“恶”两个人的男主人公,最后还是能够通过自杀来表现其中善的“自我”具有主导的地位。而在千叶和红辣椒之间,人们却无从辨认哪一个是“自我”。这正是拉康的观点,
“自我”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心灵之物,他人永远在“自我”中占有一席之地,主体永远处于人类的外部和内部之间,正如庄子和蝴蝶,人们永远无从确认孰是孰非一样。
四、回归传统的伦理
《红辣椒》这部影片尽管使用了最现代的心理分析理论,但却表现出了一种向传统伦理回归的爱情观,或者说道德倾向。我们看到女主人公首先摒弃了多情美男类型的小山内。小山内外形俊美,懂得恰到好处地恭维女性,作为研究所理事长的助手,社会地位也不低,如果在当今社会一定是无数少女仰慕的对象。这个人物其实是作者所设定的一个无意义的符号,因为小山内在学术上无所成就,但为了出人头地的野心,可以出卖灵魂跟随权高位重的理事长。这样的人物为女主人公所不齿,这也说明女主人公的追求还是执著于某种有着实际价值的意义,而非一个浮泛漂移仅有美丽的符号。其次,女主人公也不把成熟好男人类型的警官粉川作为自己的选择,她对粉川的友好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分析工作所必需的态度,或者是自己在现实的工作被压抑的另一个自我,因此当粉川因为救了她而试图吻她的时候,她挥手便打,只是没想到因为从粉川的梦中惊醒,耳光扇在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无辜的岛的脸上。这说明她对于那种在短暂时间中建立起来的友谊和感情并不动心。千叶最后选择了时田,这个体态臃肿、情商幼稚的男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胖子,脑筋迟钝,散漫。人不是看外表的,可也有个限度吧。像垃圾箱一样的馋鬼是世纪天才……真的,你非常有趣。”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回归。在传统的爱情观念中,人们更看重的是事物所具有的实际的意义,即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情感的专注程度,而不太在意外在的视觉愉悦和片刻情感交流的刺激。并且,在影片的尾声中,作者以女主人公与时田结婚这样一种形式将传统的伦理固定下来,多少有些让人觉得画蛇添足。
并且,作者选择将红辣椒与千叶这两个人物在爱情这一点上合而为一,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案。善女、恶女合而为善,似乎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黑白调和应得灰,不会得黑或者白,这是常识。再加上我们在影片中看到那个从时田肚子里爬出来的女人吸了那么多男人的噩梦,总在担心她会不会落下消化不良的后遗症,女人最后摆平男人的象征尽管可以联系上女权主义的表现,但这最后一笔毕竟点缀得有些生硬,让人有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