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君子协定》是由伊利亚·卡赞执导,格利高里·派克 、桃乐茜·麦姬尔主演的剧情片,于1947年11月11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为背景,讲述了白人作家菲尔·格林为了撰写一系列关于反犹主义的文章,于是假扮成犹太人去切身体会他们的处境,并逐步改变自己对犹太人看法的故事 。1948年,该片获得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获奖情况: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 伊利亚·卡赞
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 格利高里·派克
第9届威尼斯电影节 国际奖 国际电影大奖(提名) 伊利亚·卡赞
第5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伊利亚·卡赞
英文简介:
A reporter pretends to be Jewish in order to cover a story on anti-Semitism, and personally discovers the true depths of bigotry and hatred.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记者为了报道一个反犹太主义的故事,假装自己是犹太人,并亲自发现了偏见和仇恨的真正深度。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Kathy Lacey: You think I’m an anti-Semite.
Phil Green: No, I don’t. But I’ve come to see lots of nice people who hate it and deplore it and protest their own innocence, then help it along and wonder why it grows. People who would never beat up a Jew. People who think anti-Semitism is far away in some dark place with low-class morons. That’s the biggest discovery I’ve made. The good people. The nice people.
(全部台词)
媒体评价:
《君子协定》是一部中规中矩的说教电影,即使把这部电影放在批判种族歧视问题的影片中来衡量,它也难以称为上选。在《君子协定》中,编剧莫斯·哈根和导演埃利亚·卡赞的表现令观众失望。以叙事手法而言,该片采取的是最普通的平铺直叙法,整部电影浪费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在无关重要的交代上,这也反映出埃利亚·卡赞的导演手法并不精练。在影片中,镜头的作用似乎只是为了交代故事,画面本身全无映像魅力可言。在影片中,男主角所面临的危机始终没有推向高潮.,很多本来可以制造矛盾的场面结果都不了了之。男主角唯一一次主动出击的行动也表现得软弱无力,完全缺乏能够挑动观众情绪的戏剧张力。
在《君子协定》中,编导完全采用“黑白二分法”来塑造角色,这使得片中人物显得单薄而无血肉,并且难以建立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君子协定》对真正施行不义的反犹者没有作出强有力的指责,因此从道德的立场上来看,影片难以让观众获得认同感。作为一部以探讨道德问题为中心的影片,编导却掌握不住道德的暖昧性和复杂性,所以《君子协定》不算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大众电影》评)
图书摘录:
二战后,美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猖獗,一般民众却对此习以为常。白人新闻记者菲尔应邀为一份全国性周刊撰写一篇连载性报道,谈论反犹太主义。他为得到第一手资料,谎称自己是犹太人,不料却因此给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带来危机。后来他的女友在他的犹太人好友迪夫的劝喻下觉醒,重新回到菲尔的怀抱。(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美国影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反犹太主义为题材的影片,伊利亚·卡赞的第三部作品就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多项奥斯卡奖项。不过现在看很多人会觉得比较沉闷,影片本身也有主题先行之嫌,认真有余,深刻不足。应该说这部影片能拿到奥斯卡与其政治正确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