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机遇之歌》是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导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一个在医药大学读书的波兰青年,在接到父亲病故的消息后,决定重新面对自己的人生,匆匆赶往火车站想赶到华沙。但当他到达站台时,火车已经开动。影片就在这里开始呈现截然不同的三种发展可能,从他赶上火车、赶不上火车的三种情形分别叙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该片于1987年5月在法国上映。
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医学院青年实习生威特克(Boguslaw Linda 饰)急于搭乘火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当他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开动。威特克奋力追赶,命运由此分出三条支流。
英文简介:
Witek runs after a train. Three variations follow on how such a seemingly banal incident could influence the rest of Witek’s life.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维泰克追着火车跑。接下来的三个变化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庸的事件如何影响威特克的生活。
[/toggle]
幕后花絮:
导演在这部早期杰作中传递出对于生命无常的悲叹。导演通过这种现代处理方式,来论证人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从而带出导演一贯的悲观宿命论。细节描写十分出色,与影片所采用的技法一样给人深刻印象。
媒体评价: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充满了形而上的哲思,这种深度是以《机遇之歌》为发端的。在此之前,基耶的影片也是颇具大师范的,比如说《影迷》,这是一部自我反思式的电影,突出了导演的困惑和无奈。当菲利普最终把镜头对着自己的时候,内省的意义呼之欲出。不可否认这些思考的痕迹让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具有异于常人的品格和气质。
《机遇之歌》的成功首先在于叙事的突破。关于叙事策略方面的文章很多,其实形式上的新颖需要的是内容的饱满,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像蒙太奇学派后期硬塞给观众的联想和象征就显得特别牵强,所以才会有巴赞那篇《被禁用的蒙太奇》,提倡深焦距镜头和长镜头,强调现实感。这涉及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的讨论。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机遇之歌》中叙事的独创性在于表面上形式的新奇,内在的是内容的需求。而这一创新引发了大量的追随者:《蝴蝶效应》、《滑动门》以及被视为经典之作的《罗拉快跑》。的确,由于电影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电影呈现出的时代感和轻松戏谑感打败了《机遇之歌》的严肃。
这些后继者把炫丽的形式做到极致,却无法掩盖精神实质的空虚。在《罗拉快跑》中还是有一大批评论者解读出有关女性主义、哲学思辨以及新世纪电影革命等等,可比起《机遇之歌》,在对待人生哲学上失之严肃,用“游戏”的方式消除了生命本身的厚重。如果从镜头语言、光、色调及音乐上来说,后继者是比较成功的运用诸多元素来突出影片的质感,而且在欣赏层面上比较符合众多人的口味。《机遇之歌》中摄影机的运动少的可怜,大量的固定拍摄,而且对话场景几乎没有正反打镜头,用光趋于自然光,灰白色调显出纪录片的质感,给人沉郁的感觉,音乐的使用同基耶后期影片相比不值一提。比如《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中暖色调、橙色光、滤镜、音乐等都烘托出影片诗意的氛围,这些元素成为叙事中不可或缺的维度。而《机遇之歌》也许正是这些元素的平面化更突显了影片的平实。但是生活态度的苛刻对于现今大部分观众就无法“进入”了。
生命是偶然还是必然?偶然性是否能改变人生轨迹从而打破必然性?还是不管诸多的偶然,生命最终只有一个无情的必然?这些才是《机遇之歌》超越形式的表达,而且又同政治、宗教、道德的一系列拷问相关联,形成了对生命价值以及人所依附的信念的思辨。
第一次威特克赶上了火车,认识了政治家维纳并且入党成了政治活动家,政治信仰成了威特克在第一个故事中的生命维系。当察觉自己只不过是权利斗争的棋子时,威特克通过重新来过开始了第二种可能性。这次威特克成了自由工会的成员,开始笃信上帝,而且通过“上帝”确信反政府工人组织活动的正义性。很不幸的是威特克被怀疑出卖了组织,所以信仰也随之瓦解。威特克只能再次改变,第三次远离政治和宗教,成为了一名医生。不过这次走向的却是死亡之旅。偶然性一直在抵抗,最终还是败给了死亡。三个故事的结尾都提到威特克要去法国,而那飞往巴黎的航班就是死亡的召唤。难道这就是威特克无法摆脱的必然命运吗?
也许从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这并不是偶然事件”已经表明基耶的态度。但是从政治信仰到宗教再到无政府,这难道在说明人类离开这些,生命将无法继续?偶然性在这里承载了导演需要探讨的内容,基耶利用这种形式来完成整个思辨过程,而生命呈现的诸多可能性只能用偶然性来诠释。基耶似乎也确信了偶然性的力量。综合的考量:基耶斯洛夫斯基想用偶然性来抵抗必然性,呼吁对生命中偶然性的重视,更加严谨的生活。
此外,因为波兰当时政治气候的特殊性,影片理所当然的涉及了对当时政治的批判。虽然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意识形态倾向比较模糊,但是或多或少反映了基耶的政治敏感度和对体制的反抗。从根本上说,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人道主义者。基耶的长处在于对人类情感和生存的思辨,这也是基耶的电影具有普世意义之所在。
图书摘录:
影片讲述一个在医药大学读书的导演在这部早期杰作中传递出对于生命无常的的悲叹。影片讲述一个在医药大学读书的波兰青年,在接到父亲病故的消息后,决定重新面对自己的人生,匆匆赶往火车站想赶到华沙。但当他到达站台时,火车已经开动。影片就在这里开始呈现截然不同的三种发展可能,从他赶上火车、赶不上火车的三种情形分别叙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导演通过这种现代处理方式,来论证人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从而带出导演一贯的悲观宿命论。细节描写十分出色,与影片所采用的技法一样给人深刻印象。(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A meditation on chance and fate
对机遇与命运的沉思
大银幕重看修复版,感觉好多了。前半段的场面调度有很有意思,经常是演员站在摄影机的背后,在镜头进行当中从摄影机后面走出,或者相反,造成了一种外在现实主义但是内在迷离的主观和客观视角之间的来回瞬间转换。可惜结尾实在太草率了,否则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