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宾虚》改编自卢·华莱士的同名长篇小说。是由导演威廉·惠勒执导, 查尔顿·海斯特、休·格里夫斯、杰克·霍金斯主演的民族苦难历史片。该片讲述了犹太人宾虚同罗马指挥官玛瑟拉之间的爱恨情仇及其反抗罗马帝国压迫故事。
电影看点:
犹太英雄回乡复仇之旅
优美绝伦的战争巨片,奥斯卡史上令人瞩目的奇迹
经典史诗式的巨著,历史宫廷片的巅峰之作
极具时代张力,蕴涵着无可比拟的神圣与深沉的神秘力量
获奖记录:
1960年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
第17届金球奖 (1960)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第17届金球奖 (1960) 电影类 最佳导演 威廉·惠勒
第17届金球奖 (1960)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查尔顿·赫斯顿
第17届金球奖 (1960) 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 史蒂芬·博伊德
英文简介:
When a Jewish prince is betrayed and sent into slavery by a Roman friend, he regains his freedom and comes back for revenge.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当一个犹太王子被一个罗马朋友出卖并沦为奴隶时,他重获自由,回来报仇。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Quintus Arrius: Your eyes are full of hate, forty-one. That’s good. Hate keeps a man alive. It gives him strength.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 为拍摄该片,一共训练了78匹白马。
- 在拍摄战车比赛的场景时,海斯顿挥动缰绳,而马儿却无动于衷,正当他无计可施之时,有人突然大喊:“驾!”一时间马儿奋蹄狂奔,而海斯顿则被甩在了车下。
在拍摄宾虚的战车飞跃一辆撞毁的战车时,Joe Canutt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到辕杆上,他奋力爬回车厢,重新驾驭了战车。 - 体育场中的“小岛”完全是剧组的巧妙构思,因为阻挡视线,不可能出现在真正的体育场中,这种设计的制作成本要远低于雇用几千位临时演员的费用。
- 战车比赛的场景由传奇特技人Yakima Canutt提供指导,他的儿子Joe Canutt则是查尔登·海斯顿的特技替身。
- 莱斯利·尼尔森参加了米撒拉角色的试镜。
- Miklós Rózsa为创作影片配乐花费了8周时间。
- 在影片拍毕后,米高梅惟恐意大利当地的小制片商会利用遗留的布景拍摄自己的小成本制作,于是毁掉了所有布景。
- 伯特·兰卡斯特曾拒绝扮演片中的宾虚,因为他是个无神论者,而且不喜欢暴力。
- 保罗·纽曼拒绝扮演片中的宾虚,罗克·赫德森也为扮演宾虚的人选。
- 在拍摄战车比赛的场景中,有一部稀有而昂贵的65mm摄影机被毁。
- 奥黛丽·赫本曾造访战车比赛的拍摄现场,由此有传闻称她出现在片中的人群中。
穿帮镜头:
- 在战车比赛的场景中,有位号手戴着手表。
- 比赛开始时,有9辆战车,比赛过程中有6辆撞毁,而后来却有4辆抵达终点。
幕后制作:
为了打造真实的海战场景,米高梅决定制造出以假乱真的古罗马时期战船,于是制片方找到了一位终生致力于研究古罗马造船技术的专家。
在拍摄船内的场景时,剧组发现巨大的65mm摄影机无处容身,不得不将大船弄出池塘,纵向剖成两半,放在意大利的摄影棚中拍摄。不过一组镜头拍摄下来,剧组发现船桨骤然变轻,演员们的划桨动作很不自然,遂派人去购买弹力活塞装置,这种装置一般都安装在门上,可以让门轻缓的自动关闭。这种装置后来被安装在船桨和船体之间,其提供的阻力让演员们找到了划桨的感觉。
拍摄宾虚时所使用的战车数量多。18英亩的外景场地,1000组建筑物,43台摄像机,18辆按战车,5周的拍摄时间,78匹马和数不清的苹果,据说在战车比赛的场景中还出现了15000名临时演员。
媒体评价:
一片成功地表现出了基督教与罗马文化的融合过程。宾虚和玛瑟拉的斗争是两种文化的较量,前者代表着新潮的基督教文化,后者正是古罗马原有文化的维护者,后者的死亡说明守旧的东西总是要消失的。从深层意义上讲,《宾虚》还带有美国政治的冷战情结。(纽约影评人协会)
屈指算来,米高梅公司所获得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并不算多,且大部分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夺得的,而《宾虚》则是个异数,它被提名12项,夺奖11项,堪称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高峰之作。其波澜壮阔的布景和宏大雄伟的战争场面确实取悦了观众,因而被视为名垂影史的力作。(乔治·萨杜尔)
本片于1959年根据圣经故事改编而成,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是历史上最壮观的影片之一。(新浪娱乐)
影史钩沉:
- [宾虚]的制作成本大约在一千五百万美元上下(当时影史上最高惊人预算),这对于彼时想要从破产中回血的米高梅来说,无疑是一种赌博。最终,该片还是为其带来了七千五百万美元的收益,这一屁股债终于还清了。第3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宾虚]狂揽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影片在内的11个奖项,这一记录直到1997年才被[泰坦尼克号]追平。
- 1959年[宾虚]横空出世,豪夺奥斯卡十一项大奖。拍摄片尾经典的“马车大战”一段时,摄制组为追求真实,让真正的赛车手驾驶马车,并设立了奖金进行真正的比赛。结果拍摄时出现意外,多辆马车撞在了一起。而这场戏的耗片比创下了保持至今的世界纪录——267:1。
- 1924年,[宾虚]剧组造了1:1比例,能下海的木桨船,雇当地百姓作临时演员。当拍到一艘船被火点燃时,其余不少船也跟着陷入火海。大家纷纷逃命,船只大多被烧毁。演员们无人伤亡,纷纷游回岸上。不过之后一两天,还不断有人穿着戏服从海里游出来。
- 1924年夏天,在米高梅电影公司挑选的意大利外景地,[宾虚]剧组正在挖掘池塘。但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很多工人挖到了古罗马文物。有关人员向意大利官方汇报了此事,这促成了制片方和意大利政府的合作。但部分文物却被员工悄悄塞满船舱,走私出国,不知去向。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本片根据1926年的同名影片重拍,描述基督年代一名犹太富人和一个罗马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故事讲述古代罗马军队侵占以色列,军团司令官米沙拉见到儿时的朋友宾虚,希望他配合治理此地,并将那些犹太反叛者的名字告诉他。宾虚拒绝了,两人结成冤家。一次意外事故后,宾虚被流放到一艘兵舰上当水手。在次海战中,他救了舰队司令的命,被他收为义子,来到罗马,并成为一名出色的竞技赛马场骑手。一次比赛中,米沙拉企图在赛车时加害宾虚,结果自己车毁人亡。在探望麻风病人谷的母亲和妹妹后,宾虚在路上碰到耶稣被钉十字架,他舀水去给耶稣喝,在耶稣脸上读到“宽恕”,意识到自己的复仇带来的将是更多的仇杀与苦痛。这时天昏地暗、暴雨倾盆,耶稣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宾虚母亲和妹妹的麻风病竟然神奇地好了。(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Human Drama, Grand Spectacle, Moving Divinity
人情戏,壮观,感人神性
威廉.惠勒的几部片子看下来都风格迥异,主题跨度很大的,宾虚在场面调度方面完成了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传奇就是无奇不传。上帝像个普通人一样只以背影出现的那一个桥段很有说服力,设计的很聪明。
横扫11项奥斯卡奖的经典史诗片。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四轮马车追逐战全部实拍,震撼力极强,复仇成功的那一刻让人感到极为欢畅!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耗时3个月的马车赛是由第一助理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全程指导完成的~ 本片表面上讲宾虚,实则耶稣为真正主角,宣扬爱与宽恕,超越恨与复仇。(9.0/10)
马车追逐戏超精彩啊,现代体育转播的教科书!感谢NYFF的免费放映,竟然还见到了威廉惠勒的儿子女儿,还有重孙子们~~~稍微有点长体力不大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