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看了《麦田守望者》,感觉名不虚传,小说仅仅写的少年霍尔顿几天流浪在外的经历,甚至可以说是几天的流水账,但却又如此的魅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作者模范叛逆少年的自述语言是独有的,里面称自己的妹妹为老菲比很有意思。作者把一个少年的所思所想描写的活灵活现,和歌德写的维特一样好。
我想起了一次在电影院睡觉,醒来两个初中小孩坐在旁边,他们看电影误过了公交车,也在电影院呆了一夜,我和他们聊了很多,他们的想法很有意思,小脑袋很好玩。很可爱。

《麦田守望者》虽然简单,但却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塞林格仅凭这部就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师。

塞林格2010年才死,91岁才死,太不应该了——那年我在报纸上看了他去世的新闻。

话说塞林格成名之后在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从此隐居不出。长久不衰,塞林格就靠一本书就一直让青少年欲罢不能。有人说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装逼。想看他的其它小说,但找不到啊。

不管是真装逼还是真怪异,《麦田守望者》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原作名: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者: [美国] J. D. 塞林格
译者: 施咸荣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1997-2
页数: 198
定价: 7.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805676135

内容简介   · · · · · ·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