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

《乡村女教师》在前苏联的电影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影片不仅在前苏联,而且在国际上,包括我国,都曾影响过一代观众。有多少有为的青年人在看过影片后,毅然自愿上山下乡去从事教育事业,为扫除文盲和愚昧落后做出了贡献。

影片表现的时代跨度很大,写一位女教师的大半生,从一十年代中学毕业,一直到1945年。这期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苏联卫国战争。影片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表现这些惊天动地的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它们只是影片的背景。影片用电影诗的语言,诗情画意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平凡的乡村女教师的不平凡的精神、感情和英雄主义。原文学剧本的名字叫《感情的教育》,不言自喻,这感情是阶级的感情——无产阶级的感情。

创作集体的思想一致和团结合作是这部影片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证。剧作者斯米尔诺娃是苏联的著名女编剧,写有40多部作品,《乡村女教师》是她创作巅峰的剧作之一。她的作品一向都是写人的性格形成,写公民的天职和劳动创造功绩。她笔下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外貌平常而具有内在精神美的人。本片主人公瓦尔瓦拉便是这样一个人,她形体弱小,但意志坚强,道德高尚。

在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创作实践中,往往在文学剧本和完成影片之间有距离。银幕上的形象不一定完全吻合原先写在纸上的人物。然而《乡村女教师》则不然,这是由于它的主要创作人员是在同一个水平上,他们的思想一致,理解一致,又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才能创作出瓦尔瓦拉这个银幕上不朽的人物。

导演顿斯阔伊曾导演过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1938)、《在人间》(1939)和《我的大学》(1940)以及《虹》(1946)等经典影片。他非常有才华,但脾气也最古怪。他要求剧作者要到拍摄现场,便于商讨戏与台词的修改方案。他很善于从别人的意见里捕捉灵感,但是一旦卡壳,会暴跳如雷,有时还会四脚朝天躺到雪地里去独自冥思苦想。有时,斯米尔诺娃和演员玛列茨卡娅、摄影师乌鲁谢夫斯基等人觉得某一方案可行时,也会耍个小计谋,有声有色地故意说这一方案是顿斯阔伊的,使后者半信半疑,忽然从中发现可取之处,从而放弃自己原来的设想。同志们都理解并且谅解顿斯阔伊的脾气,因为都知道他是对创作认真负责,绝不是对某个人有什么不满或意见。譬如,他为了让玛列茨卡娅生活于角色之中,要求她平时的举止言谈也不能失去瓦尔瓦拉这一个教师的本色,要保持瓦尔瓦拉的灵魂圣洁。一次外景中,天气炎热,玛列茨卡娅休息时脱下紧身的原服装,只着一件袒露肩背的无袖印花布衫。顿斯阔伊发现了,雷霆大发,责骂她丧失了瓦尔瓦拉的尊严。玛列茨卡娅认真接受批评,乖乖地穿上短上衣。再如,剧中有段过场戏,剧作上写着:“瓦尔瓦拉轻盈如飞地走在村间的小路上。”这个过场戏要拍中景,顿斯阔伊为使自己不致于进入画面,在雪地里匍匐爬到玛列茨卡娅的近处,像念咒语般低声说:“轻盈如飞,轻盈如飞!”说来也灵,玛列茨卡娅果然犹如小提琴听到指挥棒演奏一般,“飞”起来了。这本来是一场很短的过场戏,但他们并不因此而轻易放过,依然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玛列茨卡娅当时已是非常著名的演员了。她1924年毕业于瓦赫坦歌剧院表演班,影剧双栖,无声片时代即已成名,主演过的有声片已有《爱与恨》(1935)、《胜利者的一代》(1936)、《政府委员》(1940)、《她保卫祖国》(1946)等名作。但是,在拍《乡村女教师》时,她还是兢兢业业,苦苦追求。每场戏,在拍摄前都要认真准备,都要让作者斯米尔诺娃为她说戏。当时,她已41岁,但是在拍影片结尾处瓦尔瓦拉回忆中的那个十来岁中学生的特写镜头时,她没有由人代替,甚至也没有化妆,完全凭自己的演技,把小姑娘的天真稚气充分表达出来了。当然,摄影师乌鲁谢夫斯基起了很大作用。

乌鲁谢夫斯基在战争时期拍过战地纪录片,战后拍故事片,《乡村女教师》的成功,使他跨进摄影大师的行列。在这部影片中,他有许多创新,主要表现在对形象的光处理方面。少女瓦尔瓦拉的特写便是一例。在影片中,他创造出感人的气氛、光的微细差别、多层次的画面空间和多含义的画面内容。

现在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彩色的了,电影的技术和技巧手法也日新月异。然而,今天看60多年前拍的黑白影片《乡村女教师》,却依然那么清新、亲切。可见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决定影片成败的还是内容。当然,《乡村女教师》的某些手法是有独到之处的,诸如:首尾呼应,以舞会始又以舞会终;用三棵松树的成长,以及与小山丘一起从村外渐变成为城市中心公园等来说明时间的推移和空间变化等等。但是,影片最成功之处,是在人物的塑造上。瓦尔瓦拉使我们相信,她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所谓瓦尔瓦拉就是瓦尔瓦拉。她虽然身材矮小、体质孱弱,但是进村后遇上酒鬼打老婆,她能不上去喝止吗?不能!因为她是瓦尔瓦拉,不能袖手旁观,尽管回到家里又后怕,扑到床上喊妈妈;没有人来学,她能气馁吗?不能!因为她是瓦尔瓦拉,她要对着空荡荡的教室自言自语讲课;当知道了杜尼雅的危房朝不保夕时,她能无动于衷吗?不能!因为她是瓦尔瓦拉,她要去富农家里劝阻他们烧钞票,把钱捐助给穷苦人……如果说,瓦尔瓦拉的这些行为还不免带有天真色彩,那么几年之后,当得知富农要火烧学校并杀害她时,便已显现出经过磨炼的成熟了。因为她是瓦尔瓦拉,她要找上门去,但是这已是在经过思考、战胜恐惧之后了。她义正词严地警告阶级敌人,她深信共产主义思想永远不会熄灭!

瓦尔瓦拉在影片中的行为都是由她的个性和她的道德观所决定了的。她牢牢地征服住观众,在一百分钟之内,观众的情绪与她的命运同休戚。观众跟着她“像”忧亦忧,“像”喜亦喜,甚至忽略了影片的缺陷——在经历了残酷的卫国战争之后,她的众多学生中竟然没有一个伤亡!观众一遍两遍地看影片并不察觉,评论文章也都没有指出过这一点。还是斯米尔诺娃自己把它道了出来。她在回忆录中承认这是历史的失真。她也分析了原因,认为观众不觉察,在于玛列茨卡娅的卓越演技,观众在看瓦尔瓦拉的一系列回忆特写时,情绪完全被她的善良、她的人情味面孔的细腻变化所左右了,从而忽略了其他。

(孟广钧)

1
2
3
评分细分
《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乞丐
下一篇文章从容的快板
帕布莉卡
一个人,一本书,一部电影,还是一段音乐 ♪ ♩ ♫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什么能触动你的心灵;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和你一样的人。
a-village-schoolteacher《西片碟中碟》的简评:本片不仅在苏联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在国际上包括我国都曾影响过一代观众。多少有为的年轻人在看过影片后,毅然自愿上山下乡从事教育事业,为扫除文盲和愚昧落后作出了贡献。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