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由大卫·里恩执导,彼德·奥图、亚利克·基尼斯等主演的冒险片。
该片以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岛为背景,讲述了英国陆军情报官劳伦斯带领阿拉伯游击队炸毁铁路,成功使阿拉伯各族维系在一起的故事。1962年12月10日,该片在英国上映。1963年,该片获得第3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第20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奖等奖项。2004年英国电影杂志《TOTAL FILM》评选了“50部最伟大的史诗电影”,该片位列第一位。
其它信息:
1962彩色片(70毫米宽银幕)222分钟
英国地平线影片公司摄制
英文简介:
The story of T.E. Lawrence, the English officer who successfully united and led the diverse, often warring, Arab tribes during World War I in order to fight the Turks.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T.E.劳伦斯的故事,这位英国军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团结和领导了不同的、经常交战的阿拉伯部落,以便与土耳其人作战。
[/toggle]
获奖记录:
1963年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响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1963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男配角奖
1963年美国导演工会奖 最佳电影导演
最火台词:
[Lawrence has just extinguished a match between his thumb and forefinger. William Potter surreptitiously attempts the same]
William Potter: Ooh! It damn well ‘urts!
T.E. Lawrence: Certainly it hurts.
Officer: What’s the trick then?
T.E. Lawrence: The trick, William Potter, is not minding that it hurts.
(全部台词)
电影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土耳其乘机侵入阿拉伯半岛,使该地区的各个部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英国派陆军情报军官,“阿拉伯通”劳伦斯到那里进行活动。英国希望阿拉伯人能牵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时又将阿拉伯各部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按照这一战略,劳伦斯换上阿拉伯的衣服,并在生活上尽量接近阿拉伯人。他率领的突击队屡建战功,威震中东,他被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战后,英阿双方在管辖大马士革的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劳伦斯困于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之中,仕途失意,不得不退役。回到英国后,他忧郁不得志,后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身亡。
权威点评:
本片被认为是大卫·里恩高超电影艺术素养的最集中体现。特别是片中对沙漠景象以及沙漠战斗场面的描绘,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大卫·里恩在形式、技巧上的精益求精主要表现在对影像元素的严格使用上。他曾经说:“我几乎总要写分镜头脚本,边写边想电影拍完后银幕上出现的画面。我们去电影院看的是画面,在电影中对话总是放在第二位的。”有评论认为,里恩的镜头运用,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式和技巧,而是一种“电影感”,一种建立在对电影深刻理解,对电影元素熟练掌握之上的强烈的情感和独具的天赋。
媒体评价: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伟大的惊险片,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两个不可兼得的地方成功地结合起来;它既有宏伟的战斗场面,又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富有情趣的研究(新浪网评) 。
和其它战争题材的电影有很大不同,《阿拉伯的劳伦斯》虽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但情节完全跳开了主战场,影片没有战场上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交锋,却依然给人以震撼(人民网评) 。
《阿拉伯的劳伦斯》做到了事实和艺术的巧妙结合。
该片既忠于真实又超出真实,它虚构出各种形象和情绪,而这种情绪比劳伦斯本人所体验到的更为强烈和富于刺激性。影片的导演手法及摄影极为出色,既展现了战斗场面,又剖析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劳伦斯高深莫测、胆略过人、又受虚荣和情欲支配的冒险狂形象(时光网评) 。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具有深意的电影。在影片的后半截,当劳伦斯因杀戮和复仇而扭曲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时,大卫·里恩借助阿里的视角来旁证劳伦斯梦想的破灭。这种凸显理想主义是如何在残酷现实面前幻灭的前后对比,不仅震撼有力、张力十足,而且引人深思。该片既是对劳伦斯英雄行为的讴歌,也是对大英帝国最终结局的挽歌(凤凰网评) 。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场面宏伟的史诗片(时光网评)。
全片气势恢宏,场面壮观,沙漠外景的映像尤其杰出,被誉为最伟大的传记影片之一(网易评)。该片在电影技术层面上也做到了尽善尽美,灯光、剪辑、配乐、服饰、取景、置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流水准(凤凰网评)。
影史钩沉:
- [阿拉伯的劳伦斯]在阿拉伯曾一度被禁,因为他们觉得电影将阿拉伯人民与国家曲解了。在其中扮演哈里苏部族首领阿里的奥马尔·沙里夫就请求与当时的埃及总统纳赛尔见面,并让他看了影片,说明他们并没有什么电影。结果纳赛尔极喜欢,影片就在埃及公映了。
- 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最著名的这场彼得·奥图尔从流沙中营救向导的经典戏码,拍摄异常艰难。排练了半天,一个被半埋在滚烫的沙里,一个穿着严严实实的大袍子,另外还有两个工作人员站在旁边,负责随时冲上去擦去爬行痕迹——为了在不断NG的镜头中每次都保持沙滩原样。
- 或许是当时在阿卡巴拍戏时,因为枪管走火差点被打死仍心有余悸,[阿拉伯的劳伦斯]发行20年之际,彼得·奥图尔宣称自己从没完整看过这部电影。但在1989年准备出修复版的时候,他和仍然在世的主创人员,补拍了许多丢失的对白场景。
看电影冷知识:
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电影,似乎总免不了引发原型亲属的争议,经典如[阿拉伯的劳伦斯]也曾如此。在真实评价中,T·E·劳伦斯本人善良、勇敢、积极,拥有一种持久的乐观,丘吉尔也赞他“是一个完美的人”。在进行电影版改编时,主创团队觉得这种完人放进电影作品,难免欠缺一些层次感,所以对角色的性格进行了虚构创作,增加心理痛楚及挣扎等元素。改动之后,从电影艺术来说,角色是丰满了,但却引起劳伦斯亲友的不满,劳伦斯的弟弟阿诺德就很憎恨这部奥斯卡得奖影片(对他哥哥的塑造),他与《纽约时报》对答时留下一段经典评价:“(他们)使用了一种心理配方:即一盎司的孤芳自赏,一磅的哗众取宠,一品脱的虐待狂,一加仑的嗜血欲,再加上点其它荒诞离奇的东西一起搅拌而成”。(看电影杂志)
幕后花絮:
影片花絮:
- 在影片拍摄期间,彼得·奥图拒绝与奥马尔·沙里夫配戏。
- 在拍摄期间,片中所有女性演员都没有台词。
- 制片方因剧组要转道西班牙而叫停拍摄,但影片却停拍了3个月后才得以继续拍摄,因为这期间该片编剧罗伯特·博特因参加核裁军示威游行而被捕。
- 在拍摄阿里进入海市蜃楼的画面时,摄影师弗雷迪·杨使用了一种特别的宽银幕482mm镜头,这种镜头称为“大卫·里恩镜头”。
- 约旦国王侯赛因不仅向剧组出借了阿拉伯军团协助拍摄,还经常造访影片的拍摄片场。
穿帮镜头:
- 当劳伦斯到达苏伊士运河时,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Blue Funnel班轮出现在影片背景中。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改编自英国军人作家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的回忆录《智慧七柱》。1960年,编剧迈克尔·威尔逊说服了劳伦斯的兄弟将《智慧七柱》的电影改编权卖给制片人萨姆·斯皮格尔。影片剧本由迈克尔·威尔逊、罗伯特·鲍特共同创作。编剧采用“整体真实、细节虚构”的手法,以《智慧七柱》为蓝本,还原了原著作者亲历的阿拉伯战争历史。
演员选择
阿兰·德龙原本是扮演阿里的人选,但他因戴有棕色隐形眼镜而无缘出演。Maurice Ronet成为接替阿兰·德龙的人选,但他有法语口音,而且不适合穿着阿拉伯服装。最终阿里一角由奥马尔·沙里夫扮演。导演大卫·里恩原本希望由阿尔伯特·芬尼安扮演劳伦斯,并且特意为阿尔伯特·芬尼安排了一次试镜活动。然而,芬尼以不想长期续约为由拒绝扮演劳伦斯。此外,马龙·白兰度、安东尼·博金斯也都是扮演劳伦斯的人选。由于凯瑟琳·赫本力劝制片人萨姆·斯皮格尔让彼得·奥图来扮演劳伦斯,最终彼得·奥图成为该角色的扮演者。
英语短评精选:
A True Must See
真正的必看电影
这是一个不可能产生史诗的年代。所以,我总是隔一段时间便挑一部那个时代的史诗片看。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勇气,梦想与崇高,尽管它们已经被那些该死的选秀节目和名人报道低廉化。
其实是1962年完美的五星电影,留下一颗星,是给你与这世界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样的电影很好,但你不一定要看,除非你承受得起,看完后的孤独。或者你看不懂,这样也好。但是当你得知劳伦斯的秘密以后,明白人生也不过这么回事时,究竟要以怎样的态度继续活下去?那么就去了解,走出阿拉伯后的劳伦斯吧。
为了那么多经费和5年的拍摄时间,我给四星。其实我只看了一遍,真没觉得那么棒,4个小时还累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