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绿巨人浩克》(Hulk)是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改编自漫威漫画,由李安执导,艾瑞克·巴纳、詹妮弗·康纳利、尼克·诺特主演,影片于2003年6月20日在美国上映,于2003年10月1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科学家布鲁斯班纳在命运安排下成了父亲基因改造实验的试验品,每当情绪激动就变身成绿巨人,这使他成为美国军方的缉捕对象。
英文简介:
Bruce Banner, a genetics researcher with a tragic past, suffers an accident that causes him to transform into a raging green monster when he gets angry.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布鲁斯·班纳(bruce banner)是一位有着悲惨过去的遗传学研究人员,他遭遇了一场意外,当他生气时,他会变成一个愤怒的绿色怪物。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The Hulk: [first line, to Bruce] Puny human.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影片在旧金山拍摄过3周。剧组在旧金山期间,影片拍摄不得不暂停两小时,因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学生在一边搞起了恶作剧,同时小便的声音分散了片场上演员的注意力,围捕那些学生足足用了两小时。
- 在拍摄直升机在山上追逐绿巨人的场景时,剧组获准让直升机在75英尺高度飞行,按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规定,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不得低于500英尺。为了完成这种超低空飞行,剧组不得不疏散当地居民。
- 为了打造片中的基地,制作设计师里克·海因里奇斯参照了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的部分照片。
- 片中安全主管由在1978年电视系列剧中扮演绿巨人的卢·费雷格诺扮演。
- 原定为影片创作配乐的是迈克尔·丹纳,后来他被丹尼·艾夫曼替代。
- 李安为执导该片拒绝执导《终结者3》。
- 扮演布鲁斯·班纳父亲的尼克·诺尔蒂是制片方的首选。斯坦·李在片中客串的对白是他临时准备的。
- 片中绿巨人与三只变异犬搏斗场景中的CGI部分是工业光魔制作过的最复杂和最有难度的特效,最终,呈现在影片中的只是情节串连图板内容的三分之一,因为完成全部的制作费用过于高昂。
-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片方便开始酝酿该片,约翰尼·德普曾是扮演布鲁斯·班纳的最佳人选,后来比利·克鲁德普又成为李安的首选,但他拒绝了李安的邀请。后来扮演班纳的人选包括汤姆·克鲁斯、史蒂夫·布西密、大卫·杜楚尼和杰夫·高布伦。
- 爱德华·诺顿曾拒绝出演该片,但他后来决定扮演2008年《无敌浩克》中的布鲁斯·班纳。
- 李安曾带艾瑞克·巴纳观看不戴手套的拳击比赛,以让后者对角色的野蛮有所准备。
- 在早期剧本中,曾有绿巨人与巨型昆虫搏斗的情节。
- 李安的儿子设计了攻击绿巨人的变异犬。
- 在影片开始不久贝蒂通话的场景中,背景中曾出现李安执导的《饮食男女》的海报。
- 据工业光魔的动画技师说,绿巨人重达3452磅,皮肤的强度为凯夫拉纤维的10倍,胸围208英寸,腰围130英寸,如果穿鞋足有87码。
- 在沙漠中攻击绿巨人的直升机是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在金门大桥附近攻击绿巨人的是F/A-22“猛禽”战斗机,影片上映时,两种战机都没开始在美军服役。值得一提,RAH-66的研制计划在2004年2月23日被迫取消,没有科曼奇在军中服役。
- 艾瑞克·巴纳第一次暴怒变成绿巨人的过程拍了4次,最后他几乎崩溃。
- 在沙漠中对抗绿巨人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其实是由英国酋长坦克乔装改扮而成。
穿帮镜头:
在绿巨人同罗斯说话的场景中,吊杆麦克风出现在画面中。
幕后制作:
特效制作
《绿巨人浩克》整部电影的特效制作由工业光魔完成,工业光魔公司耗费无数的时间及精力,才把绿巨人浩克呈现在银幕上。观众眼睛都很雪亮,绝对不希望看到一个普通演员全身化绿妆扮演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人物。因此,为了真实呈现绿巨人浩克骇人听闻的巨大躯体,工业光魔公司着手设计最复杂的计算机动画人物,包括:光是皮肤就有一百多个层次(包括肤色、血管、伤痕、污泥、汗水、斑点、毛发等等),每一种元素至少都用十个层次表达,让绿巨人浩克呈现栩栩如生的逼真感,每一场戏都能完全和其它演员融合为一。绿巨人浩克身上共有1165块肌肉,好让他的每个动作都显得灵活流畅。为了塑造绿巨人浩克和其它人物,动画师在一年半的制作过程中,以计算机运作计算,一共花了两百五十万个钟头,占用了六兆位的磁盘空间。全片动用69名技术人员、41名动画师、35名合成技师、10名肌肉动画师、9名计算机动画模型师、8名动画总监、6名皮肤绘画师、5名动态捕捉人员,以及三名美术指导。
三维特效
绿巨人的塑造,变形和动画是特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影片中绿巨人出现的场面大约有20分钟。李安希望绿巨人的绿色在电影中有所变化,开始是稍有绿色,然后绿色逐渐加重至蓝绿色最后是一种鲜绿色。为了实现在不同灯光下各种绿色的不同反应,特效师在电影实拍时使用小的绿色硅胶模型作为参照,以便CG模型的渲染确切地和实拍场景一致。
建立皮肤的深度很难,至关重要的是表皮与骨骼的绑定问题,包括面部表情的表皮绑定。一些简单的角色动画使用2003年获奥斯卡技术奖的商业软件Maya制作,大部分复杂的动画场景使用工业光魔公司开发的只供内部使用的软件Cari完成。另一内部软件Flesh Light在绿巨人的骨骼—肌肉—皮肤的互动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皮肤拉伸以后与松弛的皮肤有所区别,Flesh Light就是为这种复杂的肌肉运动而设计的,它能让动画师像控制一张有弹性的网一般由任何节点控制皮肤的弹性。
影片剪辑
《绿巨人浩克》以前的漫画改编电影包括《蜘蛛侠》、《X战警2》都没有像李安一样使用一种特殊的剪辑形式去模仿漫画的美学风格,即分割和拼贴画面。为了实现那种风格,长期与李安合作的剪辑师蒂姆·史奎尔使用Avid Film Composer 10.6合成系统和Avid的2D特效软件实现了分割画面,平移叠化等类似漫画的二维剪辑效果,最终在工业光魔公司使用Inferno输出。
服装设计
绿巨人的服装设计师马利特·艾伦的设计受到科学和自然形状的影响,男主角艾瑞·克巴纳在片中一定会穿到被撑破的短裤,这件戏服很难设计,因为绿巨人的体积太庞大,巴纳化身为绿巨人时铁定会把身上的衣服撕成碎片。但是艾伦后来决定他穿的裤子的材质很坚韧,所以化身为绿巨人以后也不会完全被撑成碎片。而且因为男主角艾瑞克·巴纳的身材太好,不太像是成天守在计算机前面的科学家,所以服装设计师艾伦设计的戏服必须掩盖他完美的身材,所以他们故意不让他穿贴身的衣服,颜色也比较暗,剪裁也比较普通。
媒体评价:
李安的《绿巨人浩克》是21世纪初由漫画改编的电影中最具思想性的。与其说它是一个关于绿色巨兽的故事,不如说是关于两个受到伤害的极端自我中心的大孩子。影片涉及的问题包括基因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错误利用以及我们对不合适之物的本能喜爱,不仅是涉及,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安关注的是绿巨人的故事中涉及的种种问题,而非仅仅是一些无脑的特效。
绿巨人是全片最不成功之处。在特写时还不错,但远景镜头中,他显得有点笨拙。片中的大规模动作场面和影片的核心戏剧性场景——两对父子关系——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影片在视觉上非常优雅。在无数导演的失败之后,李安仍然成功地运用了分割银幕的技法。通常分割银幕只会增加观众的烦恼,但在该片中,他使用移动帧线以及画中画来模拟漫画书常用的叙事手法。在一些镜头里,前景和背景互相提示,令人惊叹。(罗杰·伊伯特评)
李安用尽各种视觉冲击手法,增加了“绿巨人”这位超级英雄的视觉感染力,并融入了浪漫和悲剧色彩。根据原作者斯坦·李和杰克·柯比的意图,影片突出了“绿巨人”的强大破坏力,又映射出现实社会存在的危机。导演李安刻画了一个与自身和世界相抗争的人物形象,他既是一位超级英雄,又是一个巨型怪兽,描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恶梦般的境遇。(《羊城晚报》评)
图书摘录:
这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商业片。影片的画面剪切有点新意,采用了多画面分割的构图方式,具有几分漫画书的神韵。不过这种凌厉的视觉冲击所搭配的却是缓慢的剧情和冗长的对白。动作场面设计很壮观,上天人海,飞机大炮,无所不用其极,但和穿插其间的文戏很难崔接到一起。(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有点怀疑自己是喜欢这出戏还是出于对李安的迷信。评论那么烂,可我还真是觉得不错。那个傻大个被世界抛弃,自己在空中大地疯跑的场景令人难忘
李安活生生把一美漫拍成了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只可惜优等生这次终于摔了跟头。李安不是不懂美国(且看[冰风暴]),但这部片子和[伍德斯托克]说明他对大众文化的处理尚有问题;同时也不是因为他不媚俗或者太文艺,号错脉了而已。李安终究是Hulk一样的他者存在。真好奇Hulk的内裤是什么材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