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英文:The Love Eterne)是一部1963年由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改编自知名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由李翰祥自编自导,有邵氏古典美人之称巨星乐蒂饰演祝英台,原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演厦语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举成名。
全部歌曲皆采用黄梅调演唱,曲曲流传皆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全片黄梅调金曲数十首已成永恒经典,幕后主唱者为静婷和凌波。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视为1960年代极其重要的电影之一,在全中国陆港台和东南亚地区红极一时,影响深远。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续上映三月不辍,创下中西电影最佳票房纪录,在台北售票数占人口的九成。
在第二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该片更一举囊括:“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剪辑奖”、“演员特别奖”等六项大奖。 也荣获第十届亚洲影展“最佳彩色摄影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
这部电影也是影响李安导演最大的电影,李安美誉为中国电影美术造诣最佳的电影。後来李安拍摄奥斯卡最佳电影《卧虎藏龙》引用了这部电影的许多技巧和情景。
英文简介:
The story about the life of the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in Hangchow. Chu Ying-Tai is a female who has to be disguised as a man in order to gain entry into the school.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杭州一所大学学生生活的故事朱应台是一位女性,为了进入学校,她不得不伪装成一个男人。
[/toggle]
媒体评价: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注重细节的刻画和人物内心的描写,将“草台相遇”、“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英台哭坟”、“化蝶双飞”这些经典桥段组织得严密完整。前半部分拍摄得情趣盎然,后半部分转而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中国日报网评)
影史钩沉:
1963年,邵氏出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创造了万人空巷的票房神话。但奇怪的是,火的不是演祝英台的乐蒂,而是“反串”梁山伯的凌波。很多上了年纪的阿姨影迷,都争先恐后要认生母难觅的凌波为女儿,金马奖也专设了最佳演技特别奖颁发给她。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邵氏出品的本片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类型神话,在海内外公映均轰动一时,更创下台湾影史上最高观众人次纪录。反串男主角梁山伯的女星凌波赴台访问答谢,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被港报称台北市为“疯人城”。这部集黄梅调电影美学之大成的影片,在音乐与语言、视觉元素、表演(包括演员表演及幕后代唱)、场面调度等多方面,都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就,从一个才子佳人风流传奇变成一部澎湃激昂的“爱情史诗”。音乐方面,周蓝萍的作曲、凌波及幕后代唱的静婷均表现出色,片中的插曲几乎人人朗朗上口。李昆演四九、蒋光超演老师等谐角的表演,也为本片加添了不少幽默趣味。(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获奖情况:
第2届台北金马影展 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第2届台北金马影展 金马奖 最佳导演 李翰祥
第2届台北金马影展 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乐蒂
第2届台北金马影展 金马奖 最佳原创配乐 周蓝萍
第2届台北金马影展 金马奖 最佳剪辑 姜兴隆
封面图片:
Oo泡泡oO:他俩我分不清啊!我脸盲!
李小龙:窗外有人偷看
反串一个女扮男装的传说,真是把电影当黄梅戏拍了。如果以电影的标准来要求它的话,还是远远不够的。乐蒂比凌波明明比好太多了~嘛
生生玉叱明如剪,呖呖莺啼脆又圆,
间间鸳语花底滑,自在娇鹂恰恰吟。
良辰美景奈何天,彩云易散琉璃脆,
赏心乐事谁家墓,绮罗堆里埋华年。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古中国
“受到国内于1955年后陆续公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的影响,香港的邵逸夫爵士打算以崭新的方式拍摄黄梅戏电影。当《天仙配》于1956年在香港上映时,盛况宅前,吸引了26万观众,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票房纪录。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便是英国女王于1960年代初期亦观赏过由严风英及王少舫主演的黑自电影《天仙配》,并对这出电影有颇佳的评价,特别喜欢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凡人及天仙,但在客套的话语中仍提及影片美中不足的是演员年纪略大及缺乏色彩。从商业的角度看,这或多或少会增加了邵逸夫将要拍摄的黄梅戏电影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