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原本用来形容演员演技极好,近来在网络上流行,多指善于舞台外其他表演的人。
网上查到“戏精”译法有两个:drama queen/king和 attention seeker。
根据《韦氏词典》,drama queen意为:a person given to often excessively emotional performances or reactions,即常做出夸张的情绪反应的演员或普通人。
Attention seeker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获得关注不择手段的人。
两种译法都有些片面。
对于drama queen,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晒假钱和租来的车,证明自己取得成功的微商们可以称得上是戏精了,但除了痛哭流涕的,他们的表演都不算“excessively emotional”。对于attention seeker,当“戏精”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关注的时候,这样翻译就不合适了。比如,邹市明突发性失明入院,疑似妻子冉莹颖的语音通话曝光,爆料老公被逼带伤比赛,还被拖欠近千万收入的消息后,有网友评论“真是一对戏精夫妇”。这时的“戏精”就不是attention seekers, 因为在这些网友看来,邹市明夫妇想要获得的不是公众的关注,而是公众的同情。
此外,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和喜欢表演的小朋友也可以被称为“戏精”。宠物“戏精”们自然不是drama queen,它们那些在人类眼中的“表演”也不一定是为了求得主人关注(比如下图这只猫)。小朋友的表演可能仅仅因为自己觉得好玩儿,放飞童真,不宜将他们译为drama queen或attention seeker。
因此,为了让译文能适应尽可能多的语境,必须抓住“戏精”最本质的要素,即表演。将“戏精”译为drama queen只看到了“戏精”众多“戏路”中一种夸张、做作的表演形式;将其译为attention seeker只反映出了“戏精”可能追求的众多目标中的一个,即关注。两者的问题可形容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综上,“戏精”或可译为master of acting,字面意思为“表演大师”,可以应对任何表演方式以及通过表演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一表达可以用在积极评价的场合,兼顾了“戏精”的褒义用法。用作网络流行语的时候,其中的master可用来表示调侃;act可理解为没有恶意的表演或虚假的pretend。
(中国翻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