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Irreverent city engineer Behzad comes to a rural village in Iran to keep vigil for a dying relative. In the meanwhile the film follows his efforts to fit in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how he changes his own attitudes as a result.
英文简介:
不敬的城市工程师贝扎德来到伊朗的一个乡村,为一位垂死的亲戚守夜。与此同时,影片讲述了他努力融入当地社区,以及他如何因此改变自己的态度。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toggle]
出品:
纽约客电影公司(1999)/彩色
获奖记录:
199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剧照欣赏:
电影故事:
中年工程师巴扎和三名工作人员,从德黑兰开着一辆吉普车来到库德斯坦的一个村落,寻找一个遥远的山村。他们遇见一个只有10岁的男孩发仔,发仔因此成了他们的导游。巴扎告诉发仔,如有人问起他们的来意,便告诉对方他们是来寻宝的。但巴扎真正感兴趣的却是一位弥留病榻的老妇。事实上,他们正是来考证村人办丧事的习俗。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老妇始终没有死去。一日,村里的一名年轻工人因泥土松陷而被埋在洞里,巴扎到处求救……医生来到时,巴扎请他给老妇送去了药。翌日,老妇却真的死了。受到感召的巴扎此时只是随便拍了几张给她送丧的照片,便平静地离去了……
权威点评:
本片是阿巴斯由穆罕默德·塔因的创意构思出来的。与他之前所倡导的那种半记录、半剧情风格的伊朗电影相似,本片的男主角也是一位与片中男主角同名的非职业演员。《纽约时报》称阿巴斯是一位“与大多数还健在的导演们都不一样”的导演,惟一的原因就是他的双眼“永远是睁开的”。本片多次呈现了许多伊朗偏远山区的风光和景色,影像质感纯粹而有力度。
四刷。1.从乡村三部曲不断重演的“问路”情节和影片指向之“寻找、失去和创造”,到不愿生在此世的《樱桃滋味》对接《随风而逝》掘出大腿骨的日常诗意,阿巴斯将电影中的某些特定行为,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往复呈现,来表达主人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及追求,平淡琐碎之中提取最美妙的动人情愫。2.没有诗意的生命,大概只剩下无止尽的重复和虚无,我们周而复始的生育、工作、奔劳,一如推粪球的屎壳郎和笨拙的乌龟般。3.大远景对话无视声音距离;过场人物无面部处理;长镜运用较比前作更为流畅自然,以近乎生活常态的舒缓流动。4.我的夜晚简洁明朗,风儿遇上了叶。我的夜晚全然充斥着苦痛。听,你听到影子在低语吗。5.“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情。”阿巴斯之后,再也没有一位导演,能带给我这样的感动了。|一个人没有爱是无法生存的(9.5/10)
1、女人也可以做服务生倒茶 2、没有爱不能活 3、人像机器一样也有可能失灵的时候。同之前《樱桃的滋味》一样,阿巴斯的镜头美感十足,拿捏到位:通片但见一望无际深深浅浅偏红或白得黄色土地和麦田,配以深厚油亮的绿。就像我不耐烦读现代诗一样,探讨人生哲思的自由式也不能让我止闷。2011.12.24.DVD
最喜欢的一部阿巴斯的电影,里面的角色好多都藏在幕后,只听到声音见不到人,或者拍到背影而看不到脸:一个忙于挖坑的人,一个背着一大捆草的人,一个健步如飞的佝偻的黑衣老妇,一个因害羞而像兔子一样逃掉的女孩,一个濒死的老太太,电话里的女上司,还有主角的两个同事,电影因此有一种诡异的色彩。
伊朗人都是诗人呀,阿巴斯延续了《樱桃的滋味》的主题,一个世外桃源的小村庄和一个迷惑的外乡人,大量的画外音和被隐藏的面孔,呈现出来的是麦浪,大树,动物和河流,生之意象与黑暗、骨头、驼背老人的死之意象的对比,它们和谐于这个世界中,生命伴随着风与水、日与夜交替往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