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冰风暴》是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李安执导,凯文·克莱恩、琼·艾伦、西格妮·韦弗联合主演。影片于1997年9月27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1970年美国康涅狄格州一个中产家庭濒临破裂边缘的故事。

获奖情况:

第50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李安 / 詹姆斯·夏慕斯
第50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编剧 詹姆斯·夏慕斯
第5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提名) 最佳女配角(电影类)西格妮·韦弗
美国编剧工会奖(提名) 最佳翻拍剧本 詹姆士·沙姆斯

英文简介:

In suburban New Canaan, Connecticut, 1973, middle class families experimenting with casual sex and substance abuse find their lives beyond their control.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1973年,在康涅狄格州的新迦南郊区,中产阶级家庭尝试随意性行为和药物滥用,发现他们的生活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toggle]

剧照欣赏: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为了准备电影,李安让演员们练习从一大堆1970年代早期的杂志中挖剪图画。

穿帮镜头:

  1. 连贯性:保罗·胡德下火车的镜头在开头和结尾重放了两遍。开始时,前面的男人下火车时在站台上差点滑倒。结尾时,当这个场景重复的时候,他走的很平稳。
  2. 连贯性:火车外部显示的标志是佩恩中心,车内却是打着都会区捷运系统(MTA)的标志。
  3. 时代错误:其中提到了共生解放军,这是直到1974年Patricia Hearst的绑架案发生后,才为公众所知。
  4. 时代错误:在药剂师家看到的丹碧斯月经棉塞是一个现代设计的款式,然而在药品橱柜里的包装又是符合当时的时代。

媒体评价:

《冰风暴》是导演李安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美国电影,影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剧本的出色。要把一个晚上发生的家体琐事,处理的跌宕起伏,积累到矛盾爆发,这需要策划强烈的戏剧张力。导演在这种张力下,仍然使用自己惯常的平缓风格,用配乐来调动家庭成员的思想契合,成功的塑造了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
影片中表面平静的家庭其实危机重重,貌合神离中年夫妇,荒唐换偶的家庭,青春期反叛迷茫的女儿,心事重重的儿子,没有李安早期影片中的文化冲突,只有压抑下的虚伪和盲动。冰风暴到来前夕一切暗流涌动,看似平静,随着风暴来领高潮爆发,不但带走一名少年,同样似乎给这个面临崩溃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场风暴看似偶然,却带来了必然的结果,李安第一次接手了一个悲剧,没有大团圆的结局,没有幽默的理解,两条平行的线索,全凭着每一分钟的场面调度来体现技术功力。
《冰风暴》这种格局的影片,最能体现电影的戏剧性和导演的距离感,在九十年代去回顾二十年前的道德观,原著具有严肃的反思意义。(新浪娱乐评)

图书摘录:

美籍华裔导演李安执导的一部反映美国特殊年代的影片,根据里克·蒙迪尖刻诙谐的同名小说改编。
1973年美国正处在一个最不稳定的时期: 政治上反对越战的声浪此起彼伏;水门事件使尼克松面临下台,民众对美国的理想自由主义日渐失去信心。社会上“性解放”风行一时,年轻人性滥失控,家庭之间更是出现换妻的性游戏,影片就是描述美国这段性爱自由的真实情况。虽有着很多性爱镜头,但仍是部严肃优秀的电影。(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冰川时代 Ice Age
下一篇文章春风秋雨 Imitation of Life
李安
李安,男,屏东县潮州镇人,台湾导演。曾获得多个主要国际电影奖项,包括两届奥斯卡金像奖、两届金球奖、两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以及两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the-ice-storm《西片碟中碟》的简评:李安对细节非常讲究,再次显示出慧眼识英雄的远见,片中的好几位演员后来都成了大明星。

4 评论

  1. 老片重温。李安最被低估的一部影片。悲凉的讽刺,准确地抓住了美国70年代过于追求自由解放而导致的自我迷恋,从而自私,欺骗,逃避,交流障碍等问题,结尾天灾人祸合二为一。李安的电影在于细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影片里的细枝末节你就能逐一体会。一大堆舞台剧演员和年轻演员的表演令人惊叹。

  2. 有点类似《一一》的感觉。片头的风笛很好听。wendy骑自行车在暮秋的坡道上自在滑行,红色的披风特别明艳动人。她的妈妈忍不住问身边的人,你有多久没骑自行车了。落满一地的黄叶上接吻。当ben不停地跟他的情妇抱怨生活时,对方说,我不想听,我已经有老公了,不需要第二个。可是反过身来却教训起小孩身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