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时时刻刻》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的剧情电影,戴维·黑尔、迈克尔·坎宁安担任编剧,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千丝万缕的联系。该片于2002年12月18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获2002年奥斯卡奖。
获奖情况: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斯科特·鲁丁 / Robert Fox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 史蒂芬·戴德利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 斯科特·鲁丁 / Robert Fox
第2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3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年度佳片
英文简介:
The story of how the novel “Mrs. Dalloway” affects three generations of women, all of whom, in one way or another, have had to deal with suicide in their lives.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小说《达洛威夫人》是如何影响三代女性的故事,所有这些女性在生活中都不得不面对自杀。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Clarissa Vaughn: I remember one morning getting up at dawn, there was such a sense of possibility. You know, that feeling? And I remember thinking to myself: So,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happiness. This is where it starts. And of course there will always be more.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it wasn’t the beginning. It *was* happiness. It was the moment. Right then.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 妮可·基德曼为了扮演弗吉妮娅·伍尔芙,造型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对鼻子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似乎她太过于强调表演一个游走于疯狂与清醒边缘,文采飞扬的女性主义先驱,所以她还是不像那个在文学史上位置极其重要,外貌美丽文秀惊人的弗吉妮娅。
- 为了表演好这个角色,基德曼读了大量她的日记,甚至开始练习用她的笔迹写字。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人物,弗吉妮娅最著名的作品是《一个人的房间》,要求的是女性的解放,这也成为影片的一个隐藏主题。
- 在这部致敬作品中,有众多英美知名演员。经常扮演硬汉角色的埃德·哈里斯这次扮演一个被艾滋病综合症折磨的病夫,同样他也阅读伍尔芙。而曾经在《哭泣游戏》里有出色表演的米兰达·理查森则扮演伍尔芙的姐姐,画家范奈莎。克莱尔·丹丝找到机会和她的偶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合作的机会,在其中扮演斯特里普的女儿。
- 有太多的注意力围绕着劳拉·布朗在2001年的这段戏。担心朱丽安·摩尔的扮老化妆不太合适,加上在档期上有所冲突,于是由演员贝蒂斯·布莱尔出演老年的劳拉。这些场景与梅丽尔·斯特里普拍摄完成。然而,导演斯蒂芬·戴德力对此非常不满意,最后还是由摩尔自己出演,重新与斯特里普合作拍摄。
- 在电影的开始,每一所房子都可以看到鲜花。每所房子的鲜花都有一个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这些是弗吉尼亚·沃尔芙的标志。
- 妮可·基德曼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垫高的鼻子,私下也会戴上。当时由于她和汤姆·克鲁斯的离婚案一直引来大批狗仔队的注意。令她很得意的是,要是戴上她的假鼻子出去,就很容易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因为他们无法认出她来。
- 奥斯卡奖项提名时候,影片给评委们带来一个不小的难题,他们不知道该把尼可·基德曼放到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这里她就有可能和另外两位主演竞争此项大奖,或者每个人都将失去入围资格)还是最佳女演员的提名(要是从屏幕时间来看,她确实是配角)。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影片中出现42分钟,朱丽安·摩尔是33分钟,基德曼30分钟。最终给她最佳女演员奖的决定是明智的。
媒体评价:
“本年度最重要的电影,会是奥斯卡的大赢家。”–《早安美国》评
“斯蒂芬·戴德利和大卫·黑尔的电影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的一天。一日复一日,时时刻刻都进行的生命得到应有的赞颂。电影可以设定是在1921年,或者1951年,或者2001年,但这主题永远都生动而迫切。”–《新闻周刊》评
“《时时刻刻》证明了电影是一种艺术。”–CNN评
“美丽的演出,极度关注生活的导演,《时时刻刻》从开始到结束,都紧紧抓住你的心,让你的眼睛须臾不离银幕,这是一件艺术品。”–拉里·金评
看电影冷知识:
在影片[时时刻刻]剪辑过程中,制片斯科特·鲁丁接到了原著小说作者迈克尔·坎宁安打来的一个电话。坎宁安的母亲(影片中朱丽安·摩尔所饰角色的原型)此时已到了癌症晚期,坎宁安渴望让母亲在临终前能看到这部改编自他小说的电影。鲁丁接到电话后迅速将剪辑好的20分钟影片片段送至了坎宁安那里。(看电影杂志)
影史钩沉:
在拍摄[时时刻刻]时,为了看上去更像弗吉尼亚·伍尔夫,妮可·基德曼安了一只“英伦鼻子”。可能因为当时正跟阿汤哥闹离婚,妮可无论拍戏还是私下场合,都爱戴着这只假鼻子。因为她很高兴地发现,这样可以轻易避开那些狗仔队的跟踪——他们压根认不出她来。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影片描写三个女人一生中的一天,由弗吉妮娅·伍尔芙的小说《达罗薇夫人》(MrsDalloway)串联在一起:伍尔芙写作该书时的内心挣扎,50年代洛杉矶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阅读此书,21世纪初纽约编辑克拉丽萨·冯恩在某种程度上重现达罗薇夫人的心路历程。本片探讨生命的意义、死亡、孤独等命题,大卫·海尔成功地改编了卡宁汉获普利策奖的原著,借鉴意识流手法而摈弃画外音描写内心的捷径,菲利普·格拉斯的音乐像流水一般渗透在全片中。所有演员的表演均出神入化,尤其是三位女主角堪称登峰造极,妮可·基德曼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影片风格比较压抑,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并没有陷入病态的死亡迷恋。(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我们的生活由一组不规则庸俗无奈无聊的事构成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做的事仿佛这个重复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但一些事情却在平凡的天天中确实发生会觉得心被禁锢想要自由不甘平淡的生活但是我觉得这便是生活真面目唯可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制造惊喜生老病死是一个轮回的圆我们总得活也总得死活法和死法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孤单和寂寞我比谁都清楚若是有颗不甘于寂寞的心那便很难过一旦有了欲望他的心变会污浊便会烦烦躁不安于一个女人说一旦她拥有了对爱情幸福家庭的期许她的心会变不安有了爱想要更多欲望得不到满足变越想要越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