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大马戏团》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塞西尔·B·戴米尔执导,蓓蒂·赫顿、查尔顿·赫斯顿、詹姆斯·史都华、柯纳·王尔德、多萝西·拉莫尔主演的剧情片,于1952年1月10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马戏团的台柱哈莉和经理布赖特相互爱恋,但两人为了事业都从未表明心意,后因火车翻覆布赖特身受重伤,哈莉重新燃起了对布赖特的爱火,并肩负起整顿马戏团表演工作的故事。
获奖情况:
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塞西尔·B·戴米尔
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塞西尔·B·戴米尔
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电影故事 弗兰克·卡韦特 / 弗雷德里克·弗兰克 / Theodore St. John
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剪辑(提名) 安妮·鲍切恩斯
第10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英文简介:
The dramatic lives of trapeze artists, a clown, and an elephant trainer are told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ircus spectacle.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梯形艺术家、小丑和大象训练师的戏剧性生活被告知马戏团场面的背景。
[/toggle]
媒体评价:
正面评价
《大马戏团》与大部分低声细语的爱情对白不同,该片的对话或者是在马戏团嘈杂的背景声音和音乐伴奏下,或者是在故事末尾列车驶过的轰鸣声中进行的,导演对演员声音的处理是比较成功的。虽然配乐有些嘈杂的感觉,但毕竟不失其热闹和壮丽,在声音的处理上与该片所要表现的娱乐场面是一脉相承的,歌舞曲调的进行也是相当的引人入胜。该片虽然是一部娱乐片,但在叙事方面也毫不逊色,故事情节跌宕错综,人物关系紧密交织,人物形象塑造也很成功(《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评)。
负面评价
《大马戏团》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呈现马戏团本身的各种表演场面,这些场面大多用长镜头拍摄马戏 团的实地表演,再配合上事后安排的司仪报幕和多批观众欣赏马戏的镜头,这些镜头组合的方式十分呆板,司仪报幕的场面和构图更是毫无变化,大小如一,反映出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根本无意在影片的叙事手法上有所创新突破,只求顺畅地把影片拍完便于愿已足(《大众电影》评)。
影史钩沉:
1952年的[戏王之王]中,一场戏里要柯纳·王尔德倒挂在吊架上,然后接住贝蒂·赫顿,拉她起来然后吻她。因为技术难度太高,所以拍了许多次,其中一次撕裂了科纳肩膀上的韧带,他强忍着痛拍了两次之后,就不得不停下,后来好多天都不能用胳膊。(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面对电视界的蓬勃发展,饱受威胁的电影界选择了一部足以压倒电视气势的超级豪华大制作,同时也有照顾老前辈情绪的成分,因而忽视了《正午》等真正经典的作品。本片经常跻身“最不该获得奥斯卡”的名单。故事描述一个在财政上出现问题的马戏团,为了让团员继续作一整季的表演,签下了有著名空中飞人圣巴斯蒂安加盟的演出。这使一心想成名的女演员哈莉大为不满。蒂安因次危险动作发生意外,跌断手而断送了前途。同时一名十年前失手杀妻的医生以小丑身份在马戏团里表演,后因必须及时抢救布莱特,被警察发现。哈莉因此被感动,对布莱特重燃爱火,并负起整顿马戏团表演的工作。火车出轨的片断在当时令人大开眼界。(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场面够宏大,还很详尽地讲了大马戏团的运营模式。故事相对单薄一些,不过人物性格还是刻画到位了。James Stewart全程带妆,只用照片露了一下脸,很喜欢Buttons在观众席借表演和自己母亲对话那段。三星半
除了马戏表演以外,马戏团里的爱恨情仇很一般。带着圣母光环的二X女主尤其讨人厌。。。三个男人毫无理由的围着她!Charlton和Jimmy深深的打了场酱油,Jimmy小丑的背景故事好多竟然没有多挖掘一下故事就结束了!没办法。。。客串嘛!戏份实在太少!!蹦蹦床那场戏应该是全片最温馨的段落了!三星半。
表面上借用了马戏团的外壳,内里却讲述着《It’s a Wonderful Life》的故事,传达着好人自有好报的千古良训。一个伟光正不谙女色的团长,一个争强好胜芳心未定的女主,一个风流浪漫的空中飞人,都不及一个小丑面具下亡命的医生复杂深刻。大段的马戏表演,虽有新鲜感,却拖沓节奏,后段高潮不足仓促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