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
《罗马,不设防城市》被公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它的问世标志着电影历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的诞生,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和新的电影创作方式的诞生。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拍摄《罗马,不设防城市》时,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已清晰可见,但德国法西斯仍占据着意大利的首都,纳粹秘密警察到处肆虐,意大利国家处境极其困难。导演被意大利人民反法西斯的强烈情绪所感染,扛起摄影机走上街头。影片的成功问世,应归功于抵抗运动。影片记述了居住在被称为不设防城市的罗马人,在战时最后一个冬天里的生活。每个故事背后都有真实的生活依据:被舞女出卖、在监狱里受尽酷刑的曼发弟的原型是当时罗马地下活动领导人之一、曾参加过西班牙国际旅的共产党员鲁比尼。唐·皮得罗的原型就是莫里基尼神父,他于1944年冬天被法西斯枪杀。平娜可说是罗马居民的一个真实的集体形象。
影片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真实的、按照悲剧规律组织起来的纪录文献,其真实程度似乎让人觉得罗西里尼并没有刻意去表现自己的主观态度,他只是以旁观者的立场用摄影机拍下了他看到的事情。影片无论是叙述革命或叛变的行为、人民的团结精神或与之对立的卑下品行,还是镜头下灰蒙蒙的罗马、苍白屈辱的城市,它们都组成反映社会制度、人民生活和历史事件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罗马,不设防城市》在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所具有的史诗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新现实主义的历史任务是把意大利电影从墨索里尼的神话中解放出来,使它回归人民。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控制下的电影,长期用谎言粉饰现实,银幕上充斥着“白色电话片”,即电影有意炫耀富有家庭使用的白色电话机来制造经济繁荣的假象。意大利退出战争时已遍体鳞伤,人民渴望能过上一种新的生活,渴望能公正地解决他们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就是渴求真实。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走出摄影棚,把摄影机搬到城市街道和乡间土路上。他们让失业工人、失去土地的农民、从前线返回残破家园的士兵、为正义而持枪的游击队员、向美国佬出卖肉体以免饿死的年轻姑娘、给人擦皮鞋以求一饱的小男孩等这些最普通的人成为自己影片的主人公。主人公由非职业演员扮演,生活本身的故事就是影片的情节。
“新现实主义”一词用于电影,始见于意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里在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1942)的一篇文章。但是,在这部以人性为题材的影片中看不到法西斯统治的痕迹,也看不到那个时期的政治和历史标记。它和其他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电影作品在美学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被称作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奠基人的柴伐梯尼,是在总结了那段时间里一些优秀的影片之后才提出新现实主义纲领的。《罗马,不设防城市》之所以成为第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因为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在创作方法和美学追求上也完全符合对新现实主义作品的界定原则。
新现实主义大师们都具有不可重复的个性特征,他们的作品也丰富多彩。1950年代中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曾上映过一大批新现实主义影片,除《罗马,不设防城市》外,还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苦难情侣》、《橄榄树下无和平》、《悲惨的追逐》、《艰辛的米》、《狼与羊》、《米兰的奇迹》、《大地在波动》、《屋顶》等。这些作品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取材的不同,而首先在于作者的立场不同。最充分表达新现实主义美学纲领和社会纲领的是导演维多里奥·德·西卡和他的合作者兼电影理论家西柴烈·柴伐梯尼。德·西卡出身演员,1940年开始做导演,曾参演过150多部电影,导演了30多部影片。他导演的新现实主义经典电影有《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别尔托·D》、《屋顶》、《乔恰里亚的女人》等。他是早在法西斯控制时代就开始探索新现实主义道路的电影工作者之一。1943年,德·西卡拍摄了日常生活剧《孩子们在注视我们》。它与勃拉塞蒂的《云中四部曲》(1943)、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一起被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先兆。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曾经写道:“罗西里尼的风格首先是他的观念,而德·西卡的风格首先是情感。”这两种风格构成了新现实主义以及整个后现实主义的意大利电影中的两种流派。
关于新现实主义的两个分支,评论者的意见也历来不一致。除了以巴赞为代表的观点外,还有评论家认为,新现实主义内部可以分为两个派别或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是以罗西里尼和维斯康蒂为代表,以擅长进行哲理思考和展示广阔的社会图景为主要特征;另一个是以德·西卡、德·桑蒂斯、捷尔米、柯芒西尼、利萨尼等人为代表,他们主要是通过个体的命运,通过分析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及与已经老化的社会的冲突来表现历史的进程。后一类导演在战时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学习期间曾看过许多苏联影片,可以说苏联电影以及普多夫金的美学观点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历来也有争论,一般认为开始于1945年,结束于1950年。但也有论者认为,从1942年《沉沦》开始至1944年应是新现实主义的萌芽时期,50年代开始即走向衰落。但一些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将在50年代仍拍出了一些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如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1952)、德·西卡的《温别尔托·D》(1952)和《屋顶》(1956)。照此说法,新现实主义运动共经历了14年。
应该看到的是,新现实主义的作者们对意大利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都愤怒地、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社会所呈现的各种弊端,却没有涉及怎样才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怎样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种倾向,可以被视作新现实主义者们创作的主要特征,也是局限。
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期,意大利影坛出现了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三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他们的作品占据了意大利电影的主要位置。产生于抵抗运动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已成为历史,但它提供的电影观念和创作方法对此后西方各国的电影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尔后,成为法国新浪潮领袖的安德烈·巴赞就是从研究和宣传新现实主义起家的。好莱坞电影因回避社会阴暗面等原因而陷入低谷,同时又受到新现实主义的冲击而改弦易辙,促成了“新好莱坞”的出现。在世界电影历史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实质显然是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纪令仪)
也许影片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可能是欧洲最早一部有着连贯剧情却没有中心人物和主角,带着散点透视和飘移画外视角的剧情片,正是这样城市中的徜徉游移叙述重点的不断走失启动了新现实主义的核心意图,以区别于格里菲斯式的好莱坞叙事和爱森斯坦式的革命叙事。
看片子时,手贱发现居然有收录中文配音,诡异。后来明白了,《刘胡兰》等等不正是在本片的影响下产生的吗?可是区别在于,前者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后者发生在内战时期的中国,前者趋于现实主义的真实,后者趋于意识形态的意味。奈何,还是一个真字。有的东西假了就失去原来的意义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剧作结构上本身就带有情节剧倾向,然而其与好莱坞戏剧不断上升的情节剧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在剧本中插入的事件并不一定会节节推升戏剧性,这些事件并非一定是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因此这种剧作也会有很难定义主角的倾向,但影片在最后选择用神父这个具有普适性的角色来收尾无疑是正确的
罗西里尼代表作,获首届戛纳最高奖,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发轫之作。本片由真实原型改编,在资金与技术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完成。除实景拍摄、自然光、非职业演员等形式手法外,影片剪辑跳跃感明显,结构上仍有不少好莱坞情节剧的特点,但那份真实质朴的气息足以打动人心。玛妮雅妮表演大赞。(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