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

电影看点:

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轻松、自然而富有情趣的文艺片
一个温馨悦目的浪漫爱情故事
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爱情哪怕只有一天

站长点评:

一提到公主我就想到赫本,一提到罗马我就想到假日。

获奖记录:

·第二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故事、最佳服装设计
·第14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威廉·惠勒
·第11届金球奖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 奥黛丽·赫本

英文简介:

A bored and sheltered princess escapes her guardians and falls in love with an American newsman in Rome.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位无聊而受庇护的公主逃离了她的守护者,爱上了罗马的一位美国新闻记者。
[/toggle]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Princess Ann: I have to leave you now. I’m going to that corner there and turn. You must stay in the car and drive away. Promise not to watch me go beyond the corner. Just drive away and leave me as I leave you.
Joe Bradley: All right.
Princess Ann: I don’t know how to say goodbye. I can’t think of any words.
Joe Bradley: Don’t try.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制作花絮:

1、在电影刚开始,和安娜公主跳舞的年老的绅士,用印度语对她说的是:“我很想死在这船上。”
2、乔(格里高利·派克)假装他的手被石头雕像的嘴咬掉了,有一部戏是派克的即兴表演。当他把自己的手从石头里拿出来时,他把手藏在袖子里,这是从雷德·斯科通那儿学来的插科打诨。这个小插曲让赫本感到很意外,于是这段场景只拍了一次就通过。
3、电影杀青后,派克告诉制片人,赫本肯定要获得奥斯卡奖(虽然这是她第一次领衔主演),他们最好是把她的名字放在演员字幕表的前面。他们照办了,赫本也真的获奖了。
·4、赫本能够赢得安娜这个角色,还要感谢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试镜。她表演了电影中的一段场景,导演说了“停”之后,摄影师还是让摄影机一直工作下去。在这段几分钟的预演之后,赫本立即俘获了这部电影。
5、在得到电影剧本的时候,格里高利·派克当时正急切渴望出演一部喜剧(他从未演过任何电影戏剧片)并且积极参与这次难得的机会。后来他说,在那个时候,他觉得他读到的每一个爱情喜剧剧本,仿佛都有“加里·格兰特的烙印”在上面。
6、乔付给出租车司机一千里拉(另外还有一千里拉的小费,为了说服他带上安娜和自己)。这大约是17美元(2005年)。
7、派克和赫本在电影里骑的那辆摩托车名为VESPA,译作伟士牌(也叫黄蜂牌)。电影上映后,这款摩托车遭到疯狂抢购,从日产几十辆飙升到日产五百辆。
8、《罗马假日》的热卖和当时的热点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公主玛格丽特恋上了离过婚的平民彼得·汤森,并决心嫁给他。但在皇室成员的强硬逼迫下,她最终和汤森断绝了关系。
9、影片拍完后,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10、当格里高利·派克前往意大利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正经历着近来的分居以及即将和他的现任(也是第一任)妻子离婚的私事。就在拍摄期间,他与一位名叫维罗尼科·帕萨尼的法国女子相爱。离婚之后,他就和帕萨尼结婚了,他们白头偕老直到派克离开人世。
11、本片编剧因当时上了黑名单,因此由他人顶替领奖,1993年获奥斯卡追授。1987年重拍成电视片。
12、电影上映后,片名成为很多商号争抢的名字,也有用罗马假日作为品牌的摩托车。

穿帮镜头:

1、在和布拉德雷告别之后回到宫殿,第一个场景中不同镜头之间,安娜的发型都不一样。特别是在中景镜头和特写之间,她的刘海变化着。
2、当乔·布拉德雷跟踪着安娜穿过街道的时候,人们正看着电影的拍摄,而不是像平常一样自如。
3、当乔和安娜在广场相见的时候,大钟显示的时间是11点钟,几分钟之后又可以看到显示的时间是10点过后不久。并且这些都违背了前面睡觉直到将近12点这个事实。
4、乔往欧文身上扔了一瓶酒之后,在欧文的衬衫上面很明显有一大块湿湿的印记。然而几分钟后当他们从酒吧出来的时候,这块湿印记没有了。
5、安娜第一次离开乔的公寓,当乔对安娜说再见的时候,他的手放在门的手把上。在接下来的镜头中,他的手放在身边,然后他把手又一次放在了门把上面。
6、当安娜、乔和欧文在小镇上,她正穿着V字领上衣,带有一小圈围巾。她离开在返回大使馆的时候,穿着的是一件高领的上衣,带有一个固定的白色领结。

幕后制作:

这部电影的企划最早由弗兰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他希望由加里·格兰特和伊丽莎白·泰勒主演。影片的编剧达尔顿·特朗勃当时被列入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的黑名单,制作受到重重阻挠。
威廉·惠勒刚拍完严肃的《女继承人》和《侦探故事》,想要尝试浪漫喜剧,于是接过本片。派拉蒙公司最初决定在好莱坞摄影棚中拍摄,但威廉·惠勒执意要到罗马实地取景,制片方妥协了。
由于影片成本被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意味女主角只能用薪酬低的新人,当时初出茅庐的赫本接到试镜电话,开始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情前来,没想到这无心插柳成就了影史上最传奇的一次试镜。
剧组遭遇罗马多年未遇的酷暑,演员脸上的油彩都会热到融化,还要在镜头前装作凉爽舒适的样子。和乔告别时,年轻的赫本怎么也掉不下眼泪,最终导演生气抱怨浪费胶片,她才立马哭了出来。
1953年8月20日,《罗马假日》在伦敦首映,紧接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最终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成功。

经典台词:

离开我,就像我离开你

乔:“现在,我必须离开了。我走到街角,然后转弯。答应我,别看着我,把车开走,离开我,就像我离开你。”

台词截图:

乔:人生不会尽如人意,不是吗?我学过很多东西,但却没有机会为某个人去做过。——《罗马假日》 ​​​​

媒体评价:

如果说电影史上,一位女演员通过一部影片获得了近乎于女神的地位,无可置疑的,只有奥黛丽·赫本和她的《罗马假日》。而当年她所掀起的发型与衣着风潮,更是成为了这段传奇的美丽延伸。(新浪网评)

《罗马假日》的情节简单,却凭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尤其是奥黛利·赫本,其魅力倾倒了无数影迷,可爱的赫本发型也随之流芳百世。影片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两个人一个厌烦宫廷礼节的枯燥烦琐,一个是囊中羞涩的小记者,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松惬意的时光让他们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征。小巧玲珑而又典雅万方的奥黛利·赫本演出这种纯真的公主角色最为适合不过。影片也在一种类似童话的故事里描写了一段浪漫、纯真的爱情。虽然两人的爱情没有结果,但并不让人伤感,相反他们的爱情显得温馨别致。纯真又带些调皮的公主和善良又有些心计的小记者,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纯真年代的美好想象。(搜狐娱乐评)

作为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罗马假日》情节简单,片中也毫无大制作场面,却是最历久不衰的好莱坞爱情轻喜剧之一。片中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对手戏火花四射,是对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间童话爱情的最完美诠释,令人动容。而古城罗马的别样风情,不露痕迹的轻松笑料,威廉·惠勒对爱情场景富于张力的掌控都成为影片持久不衰魅力的来源。

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罗马假日》的社会背景比如今保守许多。《罗马假日》里这个“假日”实质上是指记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片名改成《罗马自由一日》也许更能说明影片主旨。在对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开始是顽皮和不顾一切的享受自由;记者则是渐渐的被身边的公主所感染,其实在他那里,与公主“游玩”罗马最开始是作为职业计划的一部分,这充满名利熏心的计划是“反自由”的。如果没有之后对公主产生感情,他永远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记者,记者的使命便是发现新闻,这种使命作为个人欲望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可能有享受自由的机会,因为记者这个职业就是扼杀别人自由和自己自由的刽子手。
在影片结尾,公主回到了官邸,翌日便举办了记者见面会。这时候,他最后一次看到美丽的公主,和第一次在街头碰见的女孩一样,只是此刻华贵的白裙将她牢牢包裹。紧接着影片最揪心的情节开始了,高高在上的安妮痛苦的装作不认识他,但眸子里射出依恋的光随时都通过空气反射到他心上。

赫本的演技在片中见面会结束时得到了最大发挥,细致的观众会发现在这个长长的笑靥里,包涵的是从见到情人的喜悦到发现离别哀伤的痛苦过渡。用“神奇”去形容这笑靥是因为赫本把矜持也融进了笑容里。那种公主的矜持既不允许流露欣喜,也不容许一点哀伤。在情感的巨大波澜中,就算最吹毛求疵的人也只能察觉到在美丽的黛色眸子下闪过的一丝忧郁。但在台下的男人眼里,这矜持的微笑是对自己不能使心上人自由的责备。但他自己又何尝能自由呢,只不过俩人不能自由的理由相异:公主是因为人民和国家,记者则是为能继续生活。

格利高里·派克曾说:《罗马假日》是赫本的电影,我只是配角。派克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赫本演技的赞叹,也是片中记者的感叹。片尾,男人伤心的凝望着公主离去后的前台,虽然经历过比这更大的发布会,但那天真的女孩留给这位记者的震撼太大了。在短暂的一天里,他体验到比疲于奔命寻找新闻更珍贵的追求,那便是自由和爱一个人。

幕后制作:

奥黛丽·赫本出演[罗马假日]时还是一个大银幕新人,因此在电影海报上,制片方将男主角格里高利·派克的名字写在唯一的领衔主演之后,而赫本的名字藏在主演后的小角落。电影杀青后,派克找到制片方,表示要尊重新人,且认为赫本此次一定会夺奖,因此最好把她的名字一并写在领衔主演里。没想到赫本确实凭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后。

影史钩沉:

  • [罗马假日]的结尾是安妮公主和记者乔的告别,这场戏要求奥黛丽·赫本流下痛苦的眼泪,但她却始终无法完成,剧组的进度也因此被耽搁。最终,一直都对奥黛丽非常和善的导演威廉·惠勒严厉地对着她大喊大叫,这才让奥黛丽一下子放声大哭,电影也就在那一刻成功地结束了拍摄。
  • [罗马假日]是奥黛丽·赫本首次出演电影,毫无表演经验的她在公主与记者告别的场景中,怎么也哭不出来。导演威廉·惠勒气得要命,没有口下留情,狠言狠语地对赫本嚷嚷,“瞧瞧你浪费了多少胶片。”不料这一骂,却击中了赫本的泪点,霎时梨花带雨。惠勒一愣之后,赶紧大喊:“ACTION!” ​​​​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剧情描述英国公主到古都罗马访问,对繁文缛节视为苦事,晚上偷溜到市区欣赏夜色,巧遇挖独家新闻的美国记者,两人把臂同游,暗生情愫。(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Viva Audrey!
奥黛丽万岁!

Audrey Hepburn simply dazzles in this gem of a movie.
奥黛丽·赫本在这部电影的瑰宝中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评分细分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捉鬼敢死队 Ghostbusters
下一篇文章《权力的游戏》中守夜人的誓词
威廉·惠勒
威廉·惠勒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匠,因为他追求完美的性格和拍摄作风。他是美国好莱坞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非常活跃的大导演。
roman-holiday《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奥黛丽·赫本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不但当选奥斯卡影后,并且以其清新典雅在50年代掀起了“赫本热”。就影片的娱乐效果和艺术价值而言,本片也是叫好叫座的经典作。

2 评论

  1. 没有看过这个的经历会显得自己太无知老土,看过了,觉得真是金童玉女啊,真是令人向往的爱情啊!真是……尽管看完了该无知还无知,老土的也没变洋气,毕竟主人公那长相那气质不是几个整容手术几部电影能成就的。

  2. 从他背对着走,到不自然的转身,观众和他一样,都在奢望些什么。最后整个记者会的段落,就像戏剧和现实的静谧对抗,现实赢了,却让戏剧的魅力更大。也许爱情就是,你不知道她会不会出现,但你却能肯定:她也想出现。这就够了。这样的结局不知可以完爆多少现代爱情片。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