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灰烬与钻石》是一部由安杰依·瓦依达执导,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夏娃·克尔齐塞夫斯卡主演的剧情片,于1958年10月3日上映。
该片根据波兰作家耶日·安杰耶夫斯基的小说《战争刚结束》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右翼组织的杀手马切克奉命杀死波兰的党组书记的故事。
英文简介:
As WWII and the German occupation ends, the Polish resistance and the Russian forces turn on each other in an attempt to take over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Poland.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二战和德国占领结束后,波兰抵抗军和俄罗斯军队互相交锋,企图夺取共产主义波兰的领导权。
[/toggle]
获奖记录:
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FIPRESCI奖
剧照欣赏:
电影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波兰,反共分子积极活动准备颠覆共产党政权。一些政治投机分子也乘机夺取权利,投靠得势的一方。反共匪帮国民军准尉马采克奉命暗杀了波兰工人党省委书记休卡,而自己也被同伙、投机分子特列诺夫斯基出卖,为共产党巡逻队击毙……
权威点评:
本片根据波兰现代作家耶日·安杰耶夫斯基的小说《战争刚结束》改编而成,是导演瓦伊达著名的“战争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为1955年的《一代人》和1957年的《下水道》),也是被公认为成就最高的一部。它在揭示历史真相、暴露现实阴暗面的思想指导下,对当时流行的为事业而牺牲个人的英雄主义提出质疑,表达了一种超越阶级与党派的人道主义理想。瓦伊达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对波兰来说,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波兰的自由和解放,它仅仅代表统治波兰的国家由德国变成了苏联。就如同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所谈到的,警察问:“停战前你们做什么?”男主角马采克答:“杀德国人。”警察接着嘲讽地问:“停战后就杀自己人?”抵抗者答道:“那你们杀的是麻雀吗?”杀人者与被杀者其实都在盼望着灵魂的救赎,可是在那些“伟大”的词汇,比如祖国、强盛、和平的遮蔽下,个人的痛苦在其中简直渺小得微不足道。
媒体评价:
《灰烬与钻石》有着堪称华丽的摄影和男主演齐布尔斯基令人窒息的表演,无论何时都是波兰电影的巅峰之作。片中导演的兴趣已经由事实本身,转向更深层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影射批判(《环球荧幕》评)。
《灰烬与钻石》是瓦依达和西布斯基组合的完美作品。他们共同将男主角塑造成为波兰电影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角色之一。他们使他充满了纠结、矛盾和无以伦比的魅力(堪称“波兰精神”的化身),并将他的毁灭直接与战争之外的元素相联(《电影艺术》评)。
《灰烬与钻石》包罗万象并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它表现了个人:影片主人公马切克·赫乌米茨基富有的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他是安杰伊·瓦伊达的创作中塑造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提出了许多问题的人物形象(《世界电影》评)。
影史钩沉:
1958年拍摄[灰烬与钻石]之前,安杰伊·瓦伊达就认识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两人在[一代人]里合作过,只是齐布尔斯基的戏被剪掉了。之所以选择他出演[灰烬与钻石],是因为在瓦伊达看来,齐布尔斯基的表演,有种“动物式”的敏锐。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而齐布尔斯基也从此成为波兰的大明星。(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瓦依达以他惯用的夸张风格,描写了一个名叫西布尔斯基的人在战争刚结束那些日子里的故事。主角的扮演者有“波兰的詹姆斯·迪恩或马龙·白兰度”的美誉,他扮演一个带着墨镜的酷小生,被分配暗杀个刚派到小镇的共产党人,但小生杀手爱上了当地旅馆的女服务员,由此开始怀疑自己暗杀任务的合理性。瓦依达的风格体现在很多象征性的细节中,如炸毁的教堂里颠倒的基督塑像等,结尾处的主角之死虽然冗长,但令人过目难忘。(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百阅免费送的,领了来看看。不很了解这个作者,不过初中时看过几篇他的文章。作为短篇集来说这本书写得太松散了,也太稚嫩了,且行文拖沓,用词稠密。整体的基调显得很矫情,创意稀缺又描述过度,为了一些芝麻绿豆的事不断夸张和放大感官——这大概是所谓“青春文学”创作留下的后遗症,对于非受众读者来说有些腻歪歪得不消化。最后一篇倒是的确能窥探到几抹苏童的影子,可惜了过于聚焦的镜头,沉浸于某一视点的同时却忽视了收放。
诡秘,阴郁的色调弥漫全书,云云众生相,看客画谱脸。心向,神动,身往,相生,在一个个祈望中欢喜,在一个个失望中沉沮。偶尔一抹回忆,就给一千阴云带了一点亮色。或无力反抗,沉迷纠结,总还会有点欢愉和希望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