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黎栎林 雾尼城废纸处理厂
出于自己的私心,这次写《安妮·霍尔》与《曼哈顿》主要还是集中于主题与意义的分析(当然也只是一个分析角度而已),对剧作与镜头语言的分析几乎没有。但即便如此,我也想要各位知晓伍迪·艾伦的台词与剧本在同类电影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而《安妮·霍尔》的意识流剪辑与《曼哈顿》的黑白摄影也绝对是足够有趣且出彩的。OK,就说这么多了。
伍迪·艾伦于1977年拍摄的《安妮·霍尔》与于1979年拍摄的《曼哈顿》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电影。除开全片都充斥着的絮絮叨叨以及在两部电影中都担任了主演的伍迪·艾伦、黛安·基顿与纽约城外,二者对于两性关系与男知识分子的剖析实际上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的叙述是积极与活泼的,而后者的叙述是消极与阴沉的罢了。但无论是《安妮·霍尔》,还是《曼哈顿》,对于影片中的男主角而言,这场爱情的结果无疑都是失败与痛苦的——而对于正在观影的以知识分子精英自居的男同胞们:祝你们好运。
在《安妮·霍尔》的开头,伍迪·艾伦饰演的男主角艾维·辛格在镜头前磨磨唧唧了半天才说出他想试图弄明白在自己与安妮·霍尔的关系中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这场恋情的失败。这是《安妮·霍尔》全片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曼哈顿》作为《安妮·霍尔》的延伸所要展现的东西。在《安妮·霍尔》中,整场恋情的开端来源于艾维的帅气好友所组织的一场网球练习,在那场网球练习中,艾维的好友给艾维介绍了安妮·霍尔。在艾维与安妮结束网球练习后,安妮带艾维来到自己家中做客,在闲聊中便出现了双方在这段恋情里第一个有趣的分歧点:在这段正反打镜头里,即便男女双方都说着有关人生与理想的废话,字幕还是把他们心中真实所想的东西完全展示了出来:
但这段对话的关键不在于体现了双方在初次见面时对两性关系认知的差异,而在于双方对自身的认知差异:在安妮的字幕里,安妮大多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的“笨”(yo-yo)在艾维面前出了丑,而在艾维的字幕里,艾维则直接地表达出了对安妮的肉体的渴望——由于见到了安妮的慌乱,艾维有了足够的自信,运用各类讽刺笑话和各类术语对着安妮连番轰炸,从未想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所不当——面对着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女孩,艾维在初次的交谈时便占据了大部分的主动权且牢牢地把控住了整个话题的走向,在散发出知识分子的光芒的同时也毋庸置疑的散发出了一丝复杂的傲慢。
这一丝复杂的傲慢便成为了伍迪·艾伦在这两部电影里塑造男主角的核心特征。在《曼哈顿》里黛安·基顿饰演的玛丽与伍迪·艾伦饰演的艾萨克也有着与《安妮·霍尔》里主题一样的一场对谈,但比起《安妮·霍尔》的那场“隐晦”的对谈就显得简单粗暴了,他俩只是在曼哈顿散了散步,玛丽就一针见血的就指出了只敢在《安妮·霍尔》的字幕里出现的话——玛丽不是安妮,她身上的那股子独立女性的自信稳稳地压制住了以知识分子为荣的艾萨克,艾萨克在其小女友面前所散发出的傲慢在玛丽的言语里一瞬间烟消云散。
让我们再回到《安妮·霍尔》的开头,影片第一次展现安妮与艾维共处的镜头便是在剧场里的争吵,艾维不停地想把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以至于让观众觉得他是一个神经质的偏执狂:不管是街头偶遇的伪粉丝还是排队时在后面与其学术观点不一的陌生人,他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恶意,甚至直接向观众发问,试图巩固自己观点的正当性——这样打破第四面墙的行为在全片内出现了多次。除此之外,艾维不停地将童年的自己特殊化,不断的暗示着自己与其他人相比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综上,我想我的确可以在此做出这样的结论:在艾维的傲慢里,“知识分子的傲慢”确实占有了很高的比例。艾维在意识深处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文盲,以为掌握了知识便可以成为比常人更高一层的观察者并对其他人进行评价与批评。这样的傲慢在两性关系中的体现便是极强的控制欲及其附属的不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艾维会如此在意安妮是否出轨的事实(他太惧怕有人去动摇他在关系中的支配地位了)。而与此同时,知识分子的傲慢又不允许作为配偶的安妮·霍尔不能与艾维进行平等的对话,所以艾维才会要安妮去阅读他喜爱的书籍、去大学学习各类科目,以使安妮成为能配得上他的人。
而在阴沉叙事的《曼哈顿》里,这种傲慢的体现则是在艾萨克的恋爱处处碰壁之后,他转而选择了与17岁的少女谈恋爱,以玛丽的话来说便是“因为17岁的少女不会对你造成威胁”——也确实是如此。《曼哈顿》之所以采取黑白摄影,正是因为艾萨克并不像《安妮·霍尔》里的艾维一样在恋爱关系中如鱼得水,相反,他屡屡碰壁,在《曼哈顿》的故事里,他才是那个没法散发傲慢的人:不仅仅是能与他做到真正平等对话的玛丽,还是那个从他手里夺去玛丽的搞婚外恋的好友,甚至是那个要把他之前的婚姻故事写成书的同性恋前妻,这些人都把艾萨克搞的蓬头垢面,知识分子的傲慢荡然无存——加之敏感的老少恋与婚外情内容,这显然不是个适合彩色的故事。
在以上对知识分子的傲慢做出阐释后,请注意我前文在对艾维这个人物下结论时,并没有说艾维的傲慢全然是属于知识分子的傲慢。在《曼哈顿》里,有着一个相当精彩的人物设定:艾萨克的前妻是一个同性恋。这个颇具讽刺性和喜剧性的设定精彩到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被许多影视作品拿去套用(比如《老友记》中,Ross的前妻设定几乎完全照抄了《曼哈顿》)。而这个设定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成功摧毁了男知识分子的最后一层傲慢——作为男性的傲慢。正因为你的前妻是一名同性恋,所以不论你多么才华横溢,多么身强力壮,她都不会回心转意爱上你,你在这段关系中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你最大的武器——男性的魅力,完全无处施展,而知识分子的那部分魅力由于失去了男性最基础的魅力自然也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你的控制欲永远也无法施加到她的身上,因为她身上从来都不曾拥有那个被称为“我爱你”的枷锁。而艾萨克的前妻在此以外做的更狠的事便是要写一本描述与艾萨克的失败婚姻的书,在那一刻,男性与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话语权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艾萨克的前妻获得了主导权,而代表着男性的艾萨克终于成为了被控制的对象,他在镜头前表现得如此歇斯底里,却什么也阻止不了。
《安妮·霍尔》中暗示女性力量出现的桥段则发生在安妮与艾维第一次分手的之前,安妮第一次说出了“阴茎羡慕”这一术语——这不光是暗示着双方地位的转变,也同时体现了安妮在学习中已经成功达到了能与艾维平等交流的水平。在安妮的事业与生活逐步向好,甚至已经超越了艾维的情况下,原地踏步的艾维就显得如此渺小,之前所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在此时都变得是如此的可笑,艾维只不过是个贫瘠的可怜男人罢了。一场爱情变成一条死去的鲨鱼,情有可原。而当安妮·霍尔决定留在阳光明媚的加州时,她也成功蜕变为了《曼哈顿》里的玛丽,开始主导自己的生活,只留下了艾维在肮脏的纽约街头暗自神伤。
安妮·霍尔来了又去,艾维·辛格还是那个艾维·辛格。《安妮·霍尔》的结束便宣告着《曼哈顿》的开始,在回忆里自我高潮并进行了自我辩护后,男知识分子们从围绕着安妮·霍尔的意识流中来到了曼哈顿黑白的街头,一下又一下的现实重击让他们逐渐认清自己的懦弱与无能。他们一方面想寻求安全感与支配欲,便与一个17岁单纯的少女恋爱;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接受这样卑微的自己,想要有与异性平等对话的可能(《曼哈顿》的亲密关系回避多是对自己的憎恨,而《安妮·霍尔》中艾维回避亲密关系则多是因为傲慢),又不得不卷入婚外恋的旋涡之中: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在这场爱情的竞争中不仅败给了其他的男性,在女性的面前也将无地自容。男性的欲望与权力才是这场爱情悲剧的源头,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自负又傲慢,狭隘又虚伪,摆弄着那几个学术词汇,妄图有无数漂亮女人仰慕他欣赏他并跟他进行肉体交流,可是在这些关系中他们却从未正视过他们面前的女人哪怕一次。总而言之,他们并不特别,在撕破那层作为知识分子的伪装后,他们的下面仍然也跟其他男人一样都吊着一根阴茎。
而伍迪·艾伦从《安妮·霍尔》到《曼哈顿》的进步,则是将一个人的留恋上升到了对整个城市的挽歌,由集中于对一个知识分子的精准剖析上升到了对某个社会群体的有力批判(除开对男知识分子的讽刺,伍迪·艾伦的的确确也单纯对知识分子群体发出了疑问与担忧)。在《曼哈顿》的最后,17岁的少女准备前往伦敦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面对着恳求复合的艾萨克,她笃定又睿智的说出了那句话,终于让喋喋不休的伍迪·艾伦第一次闭上了他的嘴:
看到这,我想你就明白这篇影评标题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