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作品,影片由杨德昌执导,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等人主演。
故事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在台湾的一宗杀人事件的始末。

电影看点:

弱者送给弱者的一刀

英文简介:

Based on a true story, primarily on a conflict between two youth gangs, a 14-year-old boy’s girlfriend conflicts with the head of one gang for an unclear reason, until finally the conflict comes to a violent climax.
[toggle title=机器翻译,仅供参考]
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两个青年团伙之间的冲突,一个14岁男孩的女朋友与一个团伙的头目发生冲突,原因不明,直到冲突最终达到暴力高潮。
[/toggle]

电影看点:

一曲青春的悲歌,一幕夹杂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戏剧
展现与夜色、血腥和猫王的歌声联系在一起的别样的青春

获奖情况:

·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原著剧本奖
·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第三十八届《电影旬报》电影奖最佳外国导演奖
·第四届《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映演类评审团大奖

剧照欣赏:

影片评价:

时代的动荡反映到人的内心。人与历史狭路相逢,人想夺路而逃,历史寸步未让,最后两败俱伤。小四们的青春就像他们从片场偷来的手电筒,行夜路时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不过是暴露出行路者自己的孤独与无助罢了。其实,这种青春期题材真拍好了,就应该是最不平淡的。少男是痴男少女是怨女,天天爱恨交织,天天爱不成爱,恨不成恨——多少曲折幻灭挣扎和激变!(著名影评人史航 评)
和杨德昌的其他影片一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构严谨,细节生动,有着庞杂但是清晰的人物、繁芜但不凌乱的叙事。(金鹰网评)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这个角度看,目的在“溯旧”而非“怀旧”,杨德昌仍然是一位相当知性化的创作者,他企图从旧日经验中,寻取一个属于九O年代的历史批评观点,事实上,在整部电影中的风格导向上仍然保持相当适度的距离和客观性。(搜狐娱乐评)

3 评论

  1. 很多电影里都会杀人。只有在杨德昌的电影里,那不是杀人,那是整个世界的崩毁。他要你眼睁睁的看着,他用两个多小时创造的世界,在少年捅下去的那一刀里,灰飞烟灭。

  2. 那一霎那我什么也没做,只是捅了你一刀。“原来你跟他们一样,对我好就是想改变我。你好可笑啊,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改变的…”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