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感官游戏》(eXistenZ)是帝门影业1999年出品的惊悚科幻电影,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詹尼弗·杰森·利、裘德·洛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游戏设计者爱丽拉和一位警卫为了躲避追杀进入游戏世界,在虚拟现实中经历的一场冒险。影片于1999年2月16日上映。
英文简介:
A game designer on the run from assassins must play her latest virtual reality creation with a marketing trainee to determine if the game has been damaged.(详细)
[toggle title=机器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正在逃离刺客的游戏设计师必须和一个营销实习生一起玩她最新的虚拟现实创作,以确定游戏是否被破坏。
[/toggle]
获奖情况: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提名) 大卫·柯南伯格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 评审团奖 大卫·柯南伯格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 杰出艺术成就奖 大卫·柯南伯格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last lines]
Chinese Waiter: Hey, tell me the truth… are we still in the game?
(全部台词)
电影故事:
游戏程式设计师艾莉拉美丽性感,是电玩界的女王,这回她又隆重推出了一个虚拟实境的超级RPG 游戏——“X 接触”。试玩大会上,玩家齐聚一堂,体验这部最新杰作。想不到半途杀进一群反“X接触”的人。混乱中,艾莉拉被警卫泰德皮库救走。为了躲避追杀者,艾莉拉与泰德双双进入“X接触”。在艾莉拉的带领下,泰德逐渐与艾莉拉一起沉溺在游戏中。泰德逐渐取得主导地位,两人越玩越陷入迷宫般的幻境深处……现实也越来越遥远,越来越虚幻。而反“X接触”的势力仍在一步步逼近……
权威点评:
本片是导演克隆伯格迄今为止最有野心、最富挑战的作品。影片由新游戏“X 接触”的试玩会开始,男女主人公不断进出游戏,以至最后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才是虚拟;人是在游戏中死去的,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被杀戮了。克隆伯格没有用太多高科技手段,来营造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科幻世界;而是在探讨虚幻与现实,以及外力对这一切造成的影响。影片结合紧张的动作场面,强而有力的情欲交织,心理上隐喻的恐怖感,悬念不断,而克隆伯格的机巧心思到最后一刻更让人叹为观止。此外,克隆伯格的影片一向以“脏”闻名。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爬行动物的尸体、恶心的大餐、阴暗的酒吧、黑压压的病毒飞舞……创造了一个属于幻觉、视觉和污秽图像的梦一般的集合。
幕后花絮:
- 片名中“eXistenZ”的“isten”匈牙利语意为“上帝”,是由于该片有两位匈牙利制作人。
- 詹妮弗·杰森·李签约出演该片时原本已完成她在《大开眼戒》中的戏份,但后来《大开眼戒》剧组希望重拍她的场景,由于与《感官游戏》的拍摄计划冲突,她最终放弃了在《大开眼戒》中的角色。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片中故事的创作灵感直接源于逃亡作家萨曼·拉什迪的处境,大卫·柯南伯格在1995年曾经与拉什代会面,就游戏是否会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展开讨论,之后柯南伯格萌生了让一位艺术家突然发现自己被列入暗杀黑名单并不得不逃避追杀的想法,他认为游戏设计完全有可能上升到艺术层面,因此决定让故事主人公成为一个游戏设计师;当他开始动笔创作剧本时,原本的构思是关于游戏设计师逃避狂热玩家,可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渐展开,柯南伯格不顾一切地让主人公进入自己创造的游戏当中,在玩家们都希望尽可能融入游戏世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片中的游戏不仅能植入神经系统,还会想占有进入游戏的人们。由此也涵盖了他一直钟情的“人们创造现实水平的限度”及“创造行为会危及创造者”两大主题。
拍摄过程
影片拍摄为期两个月;柯南伯格为了营造出能让观众达到忘我境界、放弃现实的效果,运用了一些很微妙的手法,通过削减片中物品,创造出了一个没有当代科技产品和服装的世界。
影片评价:
导演塑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已不知不觉受到污染的复杂隐喻,在情节纠葛和对自然的隐忧当中深陷着其技术崇拜及技术恐惧症。(Wesley Morris评)
用“疯狂”这个词来描述导演脑袋里扭曲的蠕虫已是太温和了,他的幻想症、一切疯狂在《eXistenZ》这条通道中都找到了出口;事实上,影片的最后几秒证明之前89分钟生硬的对话、恶心景象和平平的表现确是幼稚愚蠢粗野的。(《华盛顿邮报》评)
电影聚焦虚幻与现实和外力对此造成的影响,结合了紧张的动作场面,以及幻想与现实间模糊的界限,是柯南伯格截至当时最有野心、最具挑战的作品。(新浪娱乐评)
该片里把怪鱼组合成手枪发射牙齿的场面实在能引起观众一种奇异的惊惧感,而从那些反控制的口号中,既体验到导演柯南伯格的反思精神,同时却又感到一种对人类的嘲讽。(时光网评)
英语短评:
A well-crafted film deflated by the Matrix-sodden expectations of an effects-obsessed audience.
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被《黑客帝国》浸透了观众对效果的期待。
话筒多次入画穿帮,不断在提示观众,这是一个虚拟世界/一部不真实的电影。讽刺的是,结果回到现实世界,似乎却让人感觉到真实。胎盘脐带样的玩意,菊花命门插口,各种血淋淋的解剖内脏,放在一个油腻腻的中餐馆,确实令人有奇怪的联想。导演对人体变异和肉身改造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特殊癖好。
世纪末Rubber Reality浪潮中的异色之作。1.套层的神经电子游戏恍若梦中梦、影中影、戏中戏,直到再也无法分辨出幻真虚实。2.人被电子游戏预设的剧情逻辑所操控,失却自由意志,成为类似NPC与系统的人质一般的存在。颇具反讽意味的是,游戏中的主导队伍恰恰扮演着“游戏设计师刺杀者”的角色。3.柯南伯格对身体变形、寄生与异化的绝妙展现:有生命的胎盘游戏控制器(解剖结构恰似多种动物器官的拼贴)、脐带电缆、腰椎插口(亦为性隐喻,同质于[录影带谋杀案]的腹部阴户)、硅胶肉手机、以齿为弹的拼装骨手枪、双头小蜥蜴、畸形两栖动物制成的特餐etc. 4.怪异的表演风格彰显出了NPC的傀儡感,着实有趣。5.一个游戏设计师+十二个游戏角色/试玩者的组合契如耶稣与十二门徒,赛博朋克世界中人类对神的僭越在此呼之欲出。6.一句话的精妙收尾。(9.0/10)
我勒个去,《盗梦空间》的又一蓝本啊,太酷了吧,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啊,看完完全不知道了!而且还混入了柯南伯格一贯的恶趣味,心肝宝贝儿们频频出镜。除了一脸凶相的女主角不大喜欢之外,真是很赞啊
OMG神作!;RPG的时候角色为推进剧情,要说一些非说不可的话,玩家无法抗拒:自由意志;工业/生物/变异/生化交织:后工业时代末日预言;口号是“回到现实主义”,而不是“回到现实”,意寓何在?;Existenz和Transcendenz是存在主义的两大关键词,绝非无心;为什么接入游戏的时候人物都会性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