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科伦拜恩的保龄》是由迈克尔·摩尔自编自导的美国纪录片,于2002年10月9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源于美国科伦拜校园事件,通过讲述枪杀案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该片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获奖情况: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长片 迈克尔·摩尔 / 迈克尔·多诺万
第55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迈克尔·摩尔
第55届戛纳电影节 55周年纪念奖 迈克尔·摩尔
第5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观众选择奖 迈克尔·摩尔
美国编剧工会奖 获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迈克尔·摩尔
英文简介:
Filmmaker Michael Moore explores the roots of America’s predilection for gun violence.
[toggle title=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电影制作人迈克尔·摩尔探讨了美国偏爱枪支暴力的根源。
[/toggle]
剧照欣赏: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99年4月20日发生在美国丹佛郊区科伦拜恩高中的校园枪击案,是很多美国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那天上午11点19分,两名该校的学生持枪在校园中大开杀戒,共有15名学生和校工在他们的枪口下丧生,21人受伤。这个悲剧事件发生后,给导演迈克尔·摩尔带来很大触动,他发现对于枪击案、炸弹威胁这样的事来说,哪怕仅仅是个案,也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大创伤。然而枪击案发生10天后,人们还未从悲伤中缓过来,美国枪支协会主席查尔顿·海斯顿就来到了丹佛郊区,跟他的同党们笑着表示,他们是枪的粉丝,要禁枪必须先过他们这一关。这样傲慢无礼又毫无同情心的态度彻底激起了摩尔愤怒,于是他决定要拍摄一部影片来抨击美国的枪支管理政策。
拍摄过程
为了采访老牌影星查尔登·海斯顿,导演迈克尔·摩尔努力了两年未果,他已接近放弃。在剧组一名工作人员的提议下,摩尔使用了“明星地图”,从而找到查尔登·海斯顿的房子,经过再次沟通后终于得以采访海斯顿。不过采访结束后,剧组人员发现海斯顿家的大门居然关上了,摩尔怕海斯顿找人抢走采访带,就把带子先递给栏杆外等候的工作人员,并嘱咐他们迅速离开。
幕后花絮:
- 该片参加了2002年5月的戛纳影展,成为戛纳46年来首部参与主要竞赛单元的纪录片。
- 因为该片实际上跟戛纳国际电影节任何一个单元的分类都不太符合,评审团为此特意设立了一个“戛纳55周年纪念奖”给它。
- 该片在戛纳放映时得到了观众长达13分钟的起立鼓掌。
- 迈克尔·摩尔在获得奥斯卡发表获奖感言时把小布什政府抨击了一番。
媒体评价:
《科伦拜恩的保龄》以1999年那桩发人深醒的枪杀惨案为中心,试图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因子以及由
此而生的恐惧进行病理学的观察研究。该片给人们所带来的深深困扰感,并不是对于枪支控制不力的简单指责,而是通过严肃而风趣的提问以及对素材精心的利用,站在文化的高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反思。实际上在影片中,没有简单的答案可寻,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答案,只有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人民网评)。
《科伦拜恩的保龄》否定了枪杀惨案的多个表面诱因,组织了大量数据、资料,通过现场演示以及访问来表明事件背后诸多现象的无稽与不合理,进而将批判矛头指向全美步枪协会与美国新闻媒体,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新浪娱乐评) 。
图书摘录:
摩尔在2003年3月的奥斯卡发奖仪式上因为痛斥布什打伊拉克,获得现场观众的鼓掌和斥责。之后,有人提出详细证据,表明他这部影片的许多细节都违反了纪录片的原则,有事先安排或诱导之嫌(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One of the most thought provoking movies.
最发人深省的电影之一。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
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